春光明媚,萬物復蘇,園林綠化正當時。近日,筆者探訪了正在進行園林綠化施工的涵翠苑小區,一株株栽植完畢的桂花、銀杏、樸樹,令人目不暇接。據了解,該小區目前已栽植大型喬木110余株,正在進行中小喬木的種植,花灌木、草坪的種植也將隨之進行,預計五月份將完成A區的大面積綠化施工。
據施工現場的浙江中亞公司綠化工程師汪利華介紹,為確保區內園林景觀圓順、飽滿,苗木層次分明韻律感、節奏感十足,他們將園區內用于種植苗木的地形整理成坡型,并且根據場地情況將苗木種類合理搭配,在視覺上帶給人高低錯落、連綿起伏的美感。
在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方面,他們也有妙招,首先在栽種前,在樹穴中放入陶粒和營養土與原有土壤按比例相搭配。加陶粒,是為增強苗木根部的透氣和透水性,加營養土,是為根據苗木習性,調整土壤的酸堿度,以保證苗木在最適應的土壤下生長。比如,香樟、桂花就比較適應微酸性土壤。隨后將苗木栽進樹穴并搗實回填土,再對苗木進行支架定型,然后澆定根水。根據我市春季多風干燥的特點,為增加苗木濕度,工人們還在苗木的主干上纏上一層毛氈,以便在澆水時降低水分的蒸發速度,達到保濕、保水的目的。
在苗木的修剪方面,他們也是因地制宜,在保留原樹形的基礎上,對一些已經開花的灌木進行較大幅度修剪,以提高成活率。另外,筆者發現,許多喬木下都埋有10公分粗的塑料管,據介紹,原來這也是為提升苗木成活率的一個妙招,排水管,如果發現苗木根部出現排水不暢的現象時,可以通過此管將水抽出,防止苗木出現漚根。
黃金綠化季,火熱施工情。在離開涵翠苑現場時,筆者看到工人們正準備移植示范區的銀杏,據了解,整個示范區的苗木也將于近日移栽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