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規模有所上升,銷售價格環比總體延續降勢、同比有漲有降。
業內分析指出,房地產市場整體還處于盤整階段。但近期北京、上海等地重磅房地產優化政策的落地,可謂又為調整中的樓市“拉弓蓄力”了一把。接下來的房地產市場,將“箭”向何方?
“以價換量”體現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新房表現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1%、0.9%和0.8%,上海環比上漲0.6%。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當前房價指數環比漲幅最大的五個城市為上海、昆明、天津、杭州和成都,總體上屬于城市基本面不錯、潛在購房需求大的城市。比如上海的房價指數表現最好,客觀上說明購買力還是比較充足的;成都的表現和這幾年人口導入速度快、城市宜居屬性增強等都有關系。”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說。
2023年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截圖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從二手房市場看,11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1.4%、1.5%、1.0%和1.5%。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7%和0.8%,降幅比上月均擴大0.2個百分點。
“二手房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但反過來,價格泡沫的減少,也使得認購二手房的性價比增加,這是當前可以因勢利導的地方。”嚴躍進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國家統計局特意提到,11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規模有所上升。在業內看來,這是當前市場“以價換量”的明顯表現。
“11月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內的不少城市二手房成交量都出現環比上漲,同時伴隨著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4%,這本身就是‘以價換量’的直接體現。”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一旦成交量不斷上漲,說明價格已筑底,下一步房價下探的空間相對有限了。
“考慮到四季度各地購房政策進一步寬松,房價指數企穩向好的趨勢不變。同時一些地方的價格讓利動作大,反過來也進一步降低了購房成本。”嚴躍進說。
2023年11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截圖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市場形勢有望進一步趨于改善
同在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經濟整體恢復,同時在房地產領域一系列優化調整政策的作用下,近期房地產市場的一些指標繼續呈現了邊際改善的跡象。
而在14日,北京、上海相繼出臺較大力度的樓市利好政策,包括優化普宅認定標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大幅降低居民置業門檻和購房成本,有利于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預計,京滬市場活躍度將明顯提升,進而穩定價格預期。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政策針對的是促進二手房流轉,降低購房門檻,讓更多的有購買力的人群入市,提高二手房和新房的去化,緩解業主和開發商降價賣房的預期,從而減緩二手房掛牌增加的趨勢。
“除了需求端的政策外,更重要的還是在新模式上有明顯的量的對沖,比如城中村改造、保障房放量,另外在居民的前景預期等方面要有改善,多方發力才能將市場穩定下來。”李宇嘉認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也指出,要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另外,還要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從這些政策來看,未來隨著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深化落實房地產領域有關政策,政策效應將持續顯現,房地產市場形勢有望進一步趨于改善。”劉愛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