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需求正愈發受到重視。
自11月17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聯合召開座談會,要求各金融機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密集召開房企座談會,摸底房企融資需求,采取措施改善房企融資環境。
銀行房企密集座談
據中房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農業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廣發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10家銀行與房企召開了座談會。
從參加座談會的房企名單來看,既有頭部房企,也有中小房企。其中萬科、龍湖、濱江集團、美的置業、大華集團等房企多次出現在座談會企業名單中。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日,廣發銀行邀約參會的房企名單中首次出現了“出險”房企碧桂園的身影,這也是其首次參加此輪銀企座談會。幾天后,碧桂園名字也出現在光大銀行的座談會邀請名單中。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近期座談會對于民營房企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在提高,也充分說明各地在融資方面,改變了單純投放國央企的導向,更加關注和重視民營企業的重要性。
同時,從會議內容來看,此輪座談會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聚焦于房企的融資需求。整體來看,各家銀行主要表達了對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的支持,以及不惜貸、不抽貸、不斷貸,穩定金融支持等態度。
從“三道紅線”到“三個不低于”
值得注意的是,三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后,近段時間以來,有關“三個不低于”的新要求在銀行和房地產行業間廣為流傳。
所謂“三個不低于”包括:各家銀行自身房地產貸款增速不低于銀行行業平均房地產貸款增速、對非國有房企對公貸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產增速以及對非國有房企個人按揭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增速。
業內分析認為,“三個不低于”或旨在規定銀行對民企融資支持程度的下限,改善非國企融資難的行業共性問題。這將有利于活躍房地產市場供給,提升市場信心。
雖然目前“三個不低于”政策還沒有正式文件向外界透露,但上述參與了銀行座談會的某房企財務負責人證實,會上確實提到了“三個不低于”這個新政策。盡管還未有具體業務落地,但對房企融資前景相對可以樂觀一些。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房企流動性不斷承壓。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如何保證房企剛需融資“不斷流”,也已成為當下的關注重點。在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已發生重大轉變的情況下,監管機構對于房地產企業的態度,已經明顯轉向。
從11月房企的融資規模來看,出現了環比回升態勢。根據CRIC數據,11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302.76億元,環比增加41.7%。
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大幅減少了47.5%,且單月融資規模處于2020年以來的次低水平。從累計數據看,今年前11月80家典型房企累計融資總量不足去年全年的七成。這也意味著,未來房地產企業在融資方面仍然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支持。
相關業內人士認為,本輪供給側支持是在此前“金融16 條”、“三支箭”基礎上,結合“三個不低于”等最新要求所進行的改進和完善,針對性更強、落地執行效果更好,將更有助于房企緩解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