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自然資源部部長在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會議上宣布,中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這意味著經過十年努力,從分散到統一,從城市房屋到農村宅基地,從不動產到自然資源,覆蓋所有國土空間,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建立。
“可以為產權保護提供基礎,有利于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有效落地。”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認為,從2013年11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開始,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到今年實現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一、為產權保護提供基礎。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有利于提高資源資產利用效益和社會管理效益,并更好地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財產權,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通過建立完整、清晰的不動產登記,才可形成全國不動產的全景圖,也才能更好健全產權保護制度,并配套以一系列的管理動作。產權保護的前提是不動產登記,有了完備的信息之后才有可能提供相應支撐。
第二、有利于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有效落地。房地產調控的優化也依賴于房產信息的全面化,房地產稅的試點也推行也要以不動產登記的信息為基礎。全國范圍的房地產數據聯動,有助于摸清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更加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會使得調控政策的出臺更加有效和精準;另一方面,這也是推進房產稅的必經之路。
第三、提升民眾的相關辦事效率,通過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可有效減少政府行政成本,方便企業和群眾,減輕當事人的負擔。尤其是不少涉及產權相關的需要分散登記的事務,在統一登記后的操作效率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