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全國13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增加3.86%。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下降7.65%,但商辦用地出讓金增長47.87%。
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數據顯示,在東部沿海的全國三大區域綜合地價環比增速回落的同時,在二季度綜合地價環比漲幅前十位城市中,濰坊、黃石、淮南、北海、南寧、重慶等二三線或西部城市赫然在列。二季度綜合地價同比漲幅超過20%的城市為昆明、深圳、石家莊、南寧。二三線以及西部地區城市地價總體處于升溫通道。
亞豪房地產服務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宏觀調控政策未出現松動信號,甚至在不斷加碼,下半年一線城市土地市場預計將延續上半年的態勢。"隨著房企資金壓力的不斷累積,土地成交情況仍不容樂觀。
商辦地塊供需火爆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上半年130個城市住宅用地推出面積為1.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5.3%,計劃完成率約為1/4,而商辦用地推出面積同比增加16.2%。住宅用地成交16388.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8%,計劃完成率約為兩成,而商辦用地同比增長53.59%。
"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住宅用地市場受到較大影響,更多的開發商轉戰商業地產,沉寂多年的商業地塊開始出現火爆局面,這在一線大城市表現尤其明顯。"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信息中心分析師王亮表示。
10大城市出讓金降兩成
特別引人關注的是,10大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總量(包括住宅、商辦、工業用地等)同比下降23%,北京、深圳、天津降幅接近或超過40%。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分析指出,這主要源于土地推出量顯著下降。從供地計劃完成率來看,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普遍低于30%。
在郭毅看來,一線大城市城區可出讓的土地日漸減少,且推出土地多位于遠郊區縣,成交樓面價不斷下降,整體出讓金也不斷減少。此外,整體市場供應量的減少也是造成土地出讓金減少的原因之一。"以北京為例,上半年北京住宅供地量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低。居住類土地供應為28宗,土地面積364.23公頃,與去年同期供地31宗,土地面積473.7公頃相比,住宅供地明顯減少。根據北京市今年的供地計劃,除1330公頃保障房供地外,全年將有1220公頃商品住宅供應,但上半年完成比例不到30%。"
三四線城市的活力
盡管上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情況不容樂觀,但從全國來看,形勢并非那么悲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13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增加3.86%。
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數據顯示,在東部沿海的全國三大區域綜合地價環比增速回落的同時,在二季度綜合地價環比漲幅前十位城市中,二三線或西部城市赫然在列。二季度綜合地價同比漲幅超過20%的城市為昆明、深圳、石家莊、南寧。二三線以及西部地區城市地價總體處于升溫通道。
"受調控政策影響,大中型城市尤其是一線大城市土地市場行情趨冷,但三四線小城市未受到太大影響。三四線城市的高速發展給全國樓市注入了活力。"郭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