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月26號出臺的“新國八條”規定,各地要合理確定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并于一季度向社會公布。截至今天,距離各地出臺房價控制目標的時間僅剩6天,除了不到10個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出臺了彈性機制的房價控制目標外,一線城市及大多數二線城市卻仍處“糾結”狀態。
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2011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浙江省政府要求各地在3月25號前確定,并向社會進行公布,今天大限已到,浙江省11個地級市只有舟山市、嘉興市出臺了控制目標,其他9個地級市仍然按兵不動,而舟山市、嘉興市也只是含糊地說今年新建住房價格同比增幅控制在當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以內。根據浙江省的規定,對未能確定并如期公布目標的,或在土地出讓中連續出現地價超過同類地段歷史最高價的情況,有關部門將嚴格實行約談問責制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賈寶林日前曾表示:督促各地盡快出臺房價控制目標。
賈寶林:我們將督促各地盡快確定2011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要向社會進行公布,我們省級相關部門,近期就貫徹國發1號文件進行督察。
太原市昨天 (24號 ) 發布今年住房價格調控目標。
太原市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康建斌:我們房產管理局考慮到市場變化的不確定因素,制定了今年我市新建住房同比價格指數上漲幅度不超過我市經濟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太原市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我市2011年GDP增長11%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然而,不少市民對這一舉措還是不太滿意:
太原市民:政府控制房價上漲的速度也許是個好事情,但是對于我們剛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人來說,房價還是太高了,每個月都把工資還貸款,基本生活就沒有保障了。
太原市民: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我還是希望房價不要再漲了,要是能再降一點就更好了。
眼下多數城市對房價調控目標還在“徘徊”中。目前最難確定的是諸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房價上漲過快、供求關系更為緊張的一線城市。業內人士分析,一線城市調控目標“難產”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調控房價可用的手段并不多,流動性過剩、貸款利率不是地方政府所能控制的,目前只有限購、批證等行政手段。經濟學家馬光遠分析,更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患上了“土地財政依賴癥”。
馬光遠:我想不是有什么困難或是其他什么原因。現在基本上房地產調控不是在調開發商了,而是在調地方政府。有的地方政府一再對著干,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既然規定問責,我覺得可以撤幾個職,這樣老百姓對政策才有信心。
據統計,在已出房價控制目標的銀川、太原、貴陽、昆明、佛山、岳陽六城市中,僅有三個城市確定了具體的增幅數字。除銀川、岳陽明確提出房價增幅低于10%之外,其余各地均執行動態的控制指標。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確定控制目標上限的模式可能為其他城市所效仿。大多數城市的房價控制目標將因此限定在10%-15%的區間內。對此,馬光遠認為:如此籠統的目標,預示了今年整體的房價調控目標將趨于彈性化、模糊化。
馬光遠:我們的政策出臺的時候,開發商有打折權沒有提價權,地方政府在面臨整個房價調控的目標時也有這樣的顧慮。所以規定10%的幅度,地方政府有完成指標的空間。但這樣的指標定了不如不定,因為這有鼓勵漲價的嫌疑。如果房地產調控是這樣的態度,房價肯定是調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