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十五條”出臺并執行至今已近滿月,在這一個月里,受“限購令”影響,新房開盤量、購房需求、業主掛牌量均出現了明顯萎縮,樓市整體成交量跌幅達55%,買賣雙方觀望氣氛濃厚。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9143元/平方米,降至2萬元/平方米以下,環比新政執行前一個月的成交均價下跌了24.6%,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上漲了5.7%。
據了解,新政出臺后,消費者對市場的預期改變,部分購房者選擇暫時觀望,需求的減少使房價上漲動力不足,開發商開盤積極性不高,市場供給一直較為疲軟,3月上半月新開盤數量僅為8個。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新政執行首日(2月17日)至今,全市新建商品房網簽總量為3504套,環比新政執行前一個月的網簽總量大幅下跌了42.1%,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為20.8%。交易低迷的情況下,個別開發商開始“以價換量”。如遠洋一方樓盤,均價下降4000元/平方米。但是這并沒有形成普遍的市場現象。開發商對樓市仍然長期看好,并不急于開盤,降價銷售意愿較低。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表示,隨著調控的深入執行,成交量走低將使房價松動,“預計成交量連續三個月以上在每月4000套以下,或將促使開發商降價促銷,估計在6月底以前開盤量將集中增加。”由于目前房價走勢并不明朗,而且市場對于房價下降的預期增強,而持有觀望態度。因此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呈現明顯的下降。數據表明,新政后至3月13日新房成交套均面積為97.8平方米,同比減少15.5%,與2011年新政前相比大約再降10.7%。
而二手房成交盡管相當冷淡,但價格依然有小幅上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來,全市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6249套,環比新政執行前一個月的網簽總量大幅下跌59.7%,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達44.2%。而從價格方面看,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3937元/平方米,環比新政執行前一個月的成交均價小幅上漲了6%,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29%的漲幅。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多數二手房業主并無資金壓力,面對需求萎縮和樓市不景氣,有的業主選擇了觀望并延遲了出售計劃,有的則干脆轉售為租。此外,一些滿足購房條件的購房者越來越珍惜來之不易的購房機會,而選擇“一步到位”的置業方式,“比如一些本打算先選擇在遠郊區縣購買小戶型過渡的購房者,轉到城區購買房價較高的中大戶型房屋。這些原因導致了新政后二手房價的小幅上揚。”
-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
城建·瓏悅城
待更新
-
善國明城
待更新
-
佳匯國際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