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2011年龐大的保障房建設任務的完成,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住房的信貸支持力度。
1月12日,銀監會召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等6家大型銀行,就當前和今后保障房建設舉行新聞通氣會。銀監會相關負責人稱,在把握風險和堅持商業可持續基礎上,要繼續加大對保障房的信貸支持力度。并稱,保障房建設和三農、中小企業等將是未來信貸調整方向。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2011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目標為1000萬套。據估算,這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資金將突破1.3萬億元。
能否實現今年建設目標,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金來源的可持續性。201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公布了《關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調查報告》,詳述了保障房建設等重大公共項目的實施情況,提出保障房建設資金已成為各省市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的壓力。以廉租房為例,該報告披露,盡管2010年中央政府提高了廉租房建設資金補助標準,但每套房平均僅補助2.37萬元,相當于投資額的30%左右。
因而,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的支持,就成了保障房建設的重要因素。銀監會在2008年就會同央行制定了兩個具體的政策性文件保障經適房和廉租房貸款。據銀監會發布的數據,至2010年11月末,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經適房開發貸款余額751億元,同比增長32%,高于全部房地產開發貸款增幅8個百分點。
“抑制投資性購房需求、增加保障房和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應,是當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兩個重要著力點。”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今年要繼續加大對保障房的信貸支持力度。
建設銀行公司部副總經理劉守平表示,2011年建設銀行將單獨安排保障房貸款新增計劃,將普通商品房開發貸款業務與保障房開發貸款業務區別開來,差別化對待。
劉透露,目前建行的保障房新增貸款單列計劃基本完成,近日將提交董事會討論決定是否執行。并稱,根據計劃,將在2011年加大保障房新增貸款規模,同時對普通商品房開發貸款仍延續2010年的“名單制”。
國家開發銀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2011年國開行將安排保障房新增貸款規模1000億元,為保障房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需配套政策支持銀監會倡導、引導信貸資金流向保障房,這也是未來信貸結構調整的方向。但是,由于這不是強制性政策,對銀行而言,關鍵還是看保障房的商業可持續性,比如項目本身質量、中央政策的支持力度等。
某銀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開展的保障房貸款中,確實遇到風險緩釋不足、還款保障難以落實等實際問題。例如,保障房的資本金應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出,國家規定要求必須要有20%的資本金,但很多地方政府由于財力緊張或其他原因,資本金并未足額到位,這就加大了銀行貸款的風險。而這部分則需要財政政策做好資金配套。
還有一種情況。現在的保障房類型很多,對于銀行貸款來說,限價房和經適房雖然低于市場價格,但畢竟可以出售,所以這兩種保障房的資金回流問題不大。但公租房的問題就比較明顯,一方面土地不能靠政府劃撥,另一方面又不能出售且租賃價格較低,這就導致完全不能靠租金來使貸款資金回流。
“這種風險開發商是不會去承擔的,這就需要突出政府作用。”銀監會相關人士表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國家給予一定配套政策的支持。比如,財政部投入適當的保證金來撬動銀行業貸款等。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在通氣會上表示,銀監會下一步將加強與住建部等相關部委溝通,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