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加息的疊加效應已經顯現,北京預售資金監管新政又一記重拳砸下,業內測算,僅此一項,地產商40%的資金來源將受阻。
從今年二季度起,開發商融資渠道的持續收縮和融資成本的大幅上升已是既成事實,從開發貸、個貸、資本市場融資、信托等各個環節均被封死,全行業資金鏈前所未有受壓。
記者獲悉,加息之后,包括萬科、招商等在內的龍頭房企進行了資金影響分析,結論是短期影響有限,但對全行業來說,資金鏈危機或許才剛剛顯現。持續的限購和資金成本上升,將會使部分房企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資金杠桿率劇降
北京最新出臺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商品房預售資金應當全部存入監管專用賬戶,保證優先用于工程建設,嚴禁房企直接收存商品房預售資金。
北京聯達四方總經理楊少鋒介紹,在房企資金的構成中,商品房預售款項通常可以在資金鏈條中達到40%的使用率,而房企通常自有資金只占一個項目的20%-30%。如果項目凈利潤達到20%,自有資金投資回報就可以達到 100%,而如果在開發節奏和資本市場上運作更為巧妙,房企就可以實現跳躍式擴張。
21世紀不動產集團市場總監林蕾認為,預售款監管將對開發商的資金鏈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在北京,定金和預售款資金約占開發商開發資金的1/4左右,總金額超千億元,數量巨大。而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8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2009年,預售款占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比重達四成。
不過,由于此《辦法》將于12月1日起實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認為,該辦法的影響要在半年后才會體現。他進而表示,如果土地供應不足,同時開發商又缺少資金,市場上供應量會大大減少,《辦法》的主要作用是防范金融風險,但對抑制房價來說并不是好事。
相較而言,此前的加息直接影響已經顯現。國泰君安著名地產分析師孫建平稱,對開發商而言,加息后增加的利息支出對其影響甚微,而銷量下滑對其資金鏈的影響更大。上周,各家機構監測的主要城市成交量,均出現3成以上的下滑。
開發商的財務壓力日漸增長。除房地產銷售更加低迷(加息的直接后果)所導致的現金流更加匱乏外,開發商的融資成本也將增加。瑞銀證券所做的利率敏感性分析表明,加息25個基點對綠城/合景泰富/龍湖地產的影響最大,其2011年預期凈利潤將分別下降4.5%、2.5%、2.1%。
降價是大概率事件
招商地產(000024)證券事務代表曾凡躍對本報表示,本次加息將直接增加企業資金成本,但由于公司在可能的加息周期到來之前,已提前調整債務結構,增加中長期借款的比例,將借款期限鎖定為2-5年,利率鎖定為固定利率,且下浮10%,因此對公司的資金成本影響有限。
但即使如招商一樣穩健的公司,從三季報來看,全年150億銷售目標仍存不確定性,接下來銷售仍有壓力;中投證券分析師李少明認為,四季度公司將以走量為策略。“對于普通商品房項目,我們也是快速銷售為主。”曾凡躍說。
其余如萬科、恒大、保利等一線公司,年底前調整價格沖業績的動力也很大。
國泰君安孫建平認為,從行業來看,擠出投機、投資和保值需求之后,僅靠自住需求行業無法維持現有銷量,也難以維持目前價格。未來銷量萎縮和房價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
高盛高華則預計,政府、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的博弈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地方政府紛紛出臺調控政策、購房者情緒逐步理性化,開發商財務狀況將越發薄弱,而庫存的上升最終將對房價產生影響。
“未來12個月房價將較現水平下跌20%。”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王逸認為,現在,資產周轉率在推動盈利增長和股票估值方面,將比價格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