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第十三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高能效建筑——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技術及解決方案技術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德國能源署和滕州市中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中房·緹香郡二期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技術服務合同,標志著世界先進的被動式低能耗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在滕州市開始起步,成為棗莊首個被動式低能耗住宅示范項目。
德國能源署, 執行總裁Kristina HAVERKAMP (克里斯蒂娜·哈弗坎普)致辭
據了解,中房·緹香郡二期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總建筑面積約1.04萬平方米,為6棟三層聯排別墅,項目采用德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技術,并由德國能源署全程實施技術施工培訓、施工現場監控、質量驗收、標識認證和運營檢測。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是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和德國能源署共同推動的,對于進一步完善能效技術市場條件,補充國內欠缺的專業技術知識,樹立建筑節能市場化運作理念,實現節能減排和氣候保護目標都具有深刻的示范和指導意義。示范項目順利通過測試驗收后,將獲得由德國能源署與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共同頒發的“中德高能效建筑——被動式低能耗建筑” 質量標識認證。
示范項目啟動簽約儀式
據中國住建部和德國能源署專家介紹,被動式房屋技術源于德國,是基于被動式設計建造的節能建筑物,其能耗是普通住宅的十分之一左右,是典型的“低能耗建筑”。它的制冷制熱不需要借助空調、暖氣等外力,而是通過高隔熱隔音、密封性強的建筑外墻和利用太陽能、地源熱等可再生能源實行被動采暖和制冷,實現盡可能低的能耗乃至零能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節能建筑,已成為人類未來建筑節能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