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搭規避北京預售資金監管的末班車,開發商的“領證秀”從11月下旬開演以來,屢試不爽,眼看加演到了年末。這場開發商蜂擁領取預售許可證的“秀”,直接導致京城樓市出現了有“調”無“控”的局面。
領證新盤增長高于成交量漲幅
記者了解到,截至昨天,本月取得預售證的商品房項目累計達到58個,再次刷新年度當月預售的紀錄。 但除了中糧萬科長陽半島 和綠地花都苑這兩個項目外,其余56個項目無須把預收款納入監管賬戶,占到了全部項目的97%。市住建委給出的解釋是:是否納入預售資金監管的是以開發商提交預售許可申請時間為準,并非最終領到預售許可證的時間,而這56個項目是否均在12月1日前提交了申請?目前無從得知。
預售新盤的激增,也讓年末樓市打破往年慣例,出現成交量上揚。據統計,12月上半月,北京期房住宅成交6691套,環比11月上半月的5752套上漲了16.3%。但這兩個時段的期房住宅領證項目數量之比卻達到了37:14。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領證新盤增長幅度遠高于成交量漲幅的背后,揭示了大量領證項目并未及時開盤銷售。
領證后抵押土地實現“不可售”
為了防止開發商捂盤擾亂樓市,根據市住建委規定,新盤獲批預售許可證3日內必須開盤。不過,記者采訪中發現,12月上半月登上領證末班車的樓盤,近40%至今卻并未開盤。
記者以購房人的身份致電了12月2日便取得預售證的米拉家園。當記者詢問何時開盤時,銷售員先是表示已經領了預售許可證,隨時都可以買房,但之后又補充,“您現在可以買,但必須是全款。您最好還是等等,項目預計在明年1月正式開盤,到時優惠政策也會出來,也能用貸款買房了。”
記者昨天致電了融科鈞廷和K2·清水灣項目,對方都表示尚未確定開盤時間。而公開信息顯示,這兩個項目分別在12月2日和3日拿到了預售證。目前兩周已過,這些新盤仍沒有開盤的跡象。更絕的是,于12月2日領取預售許可證的融科鈞廷在領證后才提出土地抵押,致使400多套房源全部進入“不可售”狀態,開發商完全沒有開盤之虞。
捂盤避免同室操戈房價難調整
“為了規避預售資金監管,一些開發商把原定明年初開盤的項目提前至11月末向區縣住建委申請預售,獲批后卻又不打算開盤了。”房山區一開發商透露,一是不對外做宣傳,不讓購房人知道其符合銷售條件;二是標高均價、不配合銀行貸款,用高價嚇退一部分購房人;三是借鑒部分開發商的“囤地”經驗,臨時向政府部門、銀行等提出需要審批的項目,在審批期間完成合理合規的“捂盤”。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表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開發商在領證后變相拖延開盤時間,會使得本月和下月的真正入市量相對較均勻,而價格的變化可能依然以有利于開發商為主,小幅的漲價和優惠都可能出現,銷售量則將維持在相對穩定的高位。不過,同一地區的各個開發商自行控制開盤時間、避免同室操戈的營銷方式,將使市場競爭刺激房價調整的購房人預期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