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中國銀發人居發展大會在上海舉行。
會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其光表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也是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催生的新賽道。房地產業可以為這項工作做點什么,如何結合房地產行業的實際,探討一條中國發展銀發人居的新型的道路,正是本屆大會的議題“銀發人居”。
銀發人居是一個新的概念,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很多政策需要突破。首先,要清晰界定銀發人居的概念,三個要素:群體、居住、服務。
1、銀發群體面向的客群應該是全部涵蓋的。我們是面向全體銀發群體。
2、我們解決的重點是面向全體銀發群體如何解決居住問題。因為隨著人的年齡的增加,對居住的依賴度會越來越高,在這個情況下,居住變得越來越重要。
3、這些銀發人居不僅僅是房子這樣一個空間載體,而且更重要的是衍生出大量的養老服務。
第二,要細分業務形態。
在這個框架下,銀發人居主要的業務形態是什么,我們只有把這個業務形態確定清楚的,我們才可以找到行動方向。
1、居家養老。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形態,是90%老年人選擇的方式。
2、公寓養老。不住在自己家里,到專門的養老公寓來居住,同時享受養老公寓提供的各項專業化服務。
3、社區養老。前段時間我們房地產企業也做了大量在遠郊區甚至是近郊區建立的大型養老社區。
4、旅居養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老年人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想要旅游,通過旅游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這就催生了旅居養老。
第三,要組織協同攻關。
這四個業態當中,每一個業態目前都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
居家養老,現在的住房都是普通住宅,要成為適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需要大量的改造,如何進行適老化改造、明確改造的重點、加大資金投入。適老化改造,住建部幾年前就開始做了加裝電梯、管線改造、廚房衛生間的改造。
公寓養老,現在中國的城市商辦大量空置,如何把空置的商業辦公寫字樓改造成適宜老年人需求的康養公寓或者養老公寓,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政策協同。
養老社區是重資產業務,在這個資產業務當中怎么樣解決資金投入,而且能順利實現資金的回收,這就是如何發展REITs問題。
旅居養老,最大的問題是在住房的供給端和需求端還沒有做到信息完美的匹配,還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是房地產協會一家能辦的,必須協同政府部門、各類各樣的企業、行業協會聯手一起做,這件事才有可能獲得較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