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燈工人連續奮戰七十二小時,從挖坑、澆筑、基座、安裝,完成了156套路燈安裝任務,創造了了路燈建設速度的奇跡。
“紅荷路安裝路燈了,今后我們再也不怕走夜路了,感謝政府給市民做了件大好事”家住營里村的陳大爺指著新安裝的路燈高興的說。從10月30日到11月1日,市政處組織在此段道路上安裝路燈156套。
紅荷路連接魯班大道和北辛路,是城市市區通往紅河濕地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棗莊市轉方式調結構現場觀摩會必經道路。為全面提高道路服務功能,進一步亮化、美化道路環境,根據市委、市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局統一部署,要求在11月1日前完成東段道路路燈安裝任務。建設任務下達到市政處,路燈施工人員都很擔心:近二百套路燈,基坑、預埋件、燈具等都沒有準備,怎么能夠在有限的三天內完成。況且,僅僅路燈基座混凝土澆筑養護,就需要二天時間。但是,在時間緊,任務重,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市政人沒有退縮,沒有膽怯。“市政處是一支呼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能打硬仗,敢肯硬骨頭,我們相信自己能打好這一仗?!笔姓廃h總支書記楊列東給大家加油鼓勁。為圓滿完成路燈安裝任務,市政處科學組織,精心籌備,抽調了路燈南所、路燈北所、電器公司所有技術力量和機械設備,分成三個工作組,分別負責基坑開挖和澆筑、路燈組裝、燈具安裝三個施工組。156套燈具,燈距60米,來回一個里程就達到9km公里。為加快施工進度,路燈施工人員吃住在工地,累了,坐在燈桿上歇一歇;渴了,就喝一點礦泉水;餓了,就吃一點盒飯。所有建設人員沒有一人叫苦叫累,每一個人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按期完成安裝任務”。電器公司四名女同志,也積極參與到路燈建設中來,和男同志一樣參與施工建設,組裝燈具一絲不茍,一直堅持到最后,充分體現了“巾幗不讓須眉” 的氣概。為與時間爭先,施工人員每天施工到夜間零點,第二天凌晨五點鐘就早早趕到工地,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1棵……10棵……84棵……100棵……夜色加深、數量在增加、路程在延長,施工人員熬紅了眼睛,磨破了手掌,都仍在堅持在施工一線。11月1日晚上1時30分,當最后一棵路燈聳立在道路上,所有的人都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