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樓市近期頻現排隊搶房現象。據《新民晚報》報道,上周末,寶山顧村樓盤開盤,一大早就有購房者排起長龍;朱家角一樓盤開盤不到1小時,毛坯房都賣光了;嘉定江橋的一樓盤更夸張,隊伍排了一天一夜,開盤幾分鐘,好房源便被搶購一空。
自今年4月中旬實行嚴厲的樓市調控以來,排隊搶房的現象在一段時間內基本銷聲匿跡,近段時間的“東山再起”,對房地產市場的下一步演化意義重大。如果僅是自住需求在開發降價促銷之下積極入市,倒是一件好事,房價下跌與合理需求釋放攜手共進,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
然而,讓人擔心的是,炒房客正在重出江湖。據嘉定多個售樓處反映,近期炒房客的比例有所回升,比如8月下旬,某樓盤投資與自住的比例已經達到1:1。筆者倒也真佩服炒房者膽子之大。這輪調控的主要目標是遏制高房價,主要方式是抑制投資投機需求,主要措施是二套房貸政策等。況且近段時間,總理、副總理、部長們頻頻表態房地產調控不放松。
如此政策重壓之下,依然有投資投機者持續入市,看來在他們心中,市場已經觸底,房價反彈是眼前的事了。當然,這也是歷史經驗,因為2003年以來每次調控之后,都會迎來房價的報復性反彈,2007年和2009年即是如此。然而,本輪調控較之前差異明顯,當前中央的態度非常明確,部分高房價城市“房價不跌,政策不松”。
尤其是2009年初,溫家寶總理曾說過“本屆政府任期內一定穩住房價”。這就意味著,2012年之前,房價只要敢大幅反彈,政府就敢于痛加打壓。房地產調控四個多月來,樓市確實明顯降溫,主要表現是成交量大幅萎縮,而房價并未明顯下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顯示,6月份首次出現環比下跌,不過跌幅只有0.1個百分點,7月則是環比持平。
當前的房價水平,在中央看來,依然偏高,距離調控目標存在明顯距離。如果此時投資投機者蜂擁入市,那更嚴厲的調控政策也就不遠了。為什么這么講呢。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只要是自住需求,不管釋放量有多大,也很難大幅推高房價,可一旦投資者,尤其是專業炒房客入市,則很容易形成羊群效應,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抄底”的行列,從而拉動房價快速上漲。所以,只要投資投機者大量入市,必然招致新的調控政策。
近兩個月以來,政策處于觀察期,雖然常有中央官員表態要嚴格落實調控政策,實際上只是在強調“舊政”,一直未有“新政”露面。房價走向是決策層觀察的重點。近期全國各地都有樓盤熱銷現象,但多數是降價促銷帶來的結果,并不足慮。值得關注的是,近段時間,部分樓盤的新推房源,打折幅度已經縮小,相較前段時間的售價小幅上漲。
房價水平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一些開發商已經探明購房者的心理預期,在這種情況下,最怕投資投機者煽風點火,將已經略有上漲的房價繼續推高,那么極有可能使開發商完全放棄業已變小的折扣,轉而全面上調房價。不過,從供應量上分析,九月十月商品住宅的供應將會迅速增加,即使需求同步釋放,那些急于回籠資金的開發商也不太敢明顯上調房價。
假若投資投機者入市的步子越邁越大,則國家極有可能出臺新政。比如,近期重新被媒體關注的房產稅,就是一個重要的“備用政策”,極有可能在少數城市試點推出,如上海和重慶。再如,限制外地人購房可能會在全國大范圍推廣,目前只有少數城市從嚴執行。還有,營業稅、個調稅方面也有提高稅負的空間。而這些政策的目標是一致的:進一步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