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時下秋意綿綿,但一直渴望買上房的張文元還是感受到了一絲暖意。
9月29日,國家多部門聯手推出了信貸、稅收、市場監管等多項房地產調控措施,如:暫停發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貸;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房價過高上漲過快城市將限定家庭購房套數,調整住房交易環節的契稅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
從具體措施和傾向性來看,張文元打心眼里為這些政策叫好,但與此同時他也有個憂慮:近年來相關部門多次出臺措施以勒住“高房價”這匹脫韁的野馬,但收效甚微,甚至今年4月出臺的號稱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執行近半年來,全國房價依然以巋然不動的姿態繼續在高位運行。這一次,會不會也是這樣呢?
對此,多位專家認為,本輪調控政策很好,但下層執行不到位往往令政策的威力大打折扣,這是調控無力的重要原因。
多家開發商喊“狼來了”
一步棋大大超出了許多業內人士的猜測。繼今年4月17日后,不到半年的時間,業內人士眼中的“二次調控”就靴子落地,這一時間點比不少業內人士預測的提前了至少半個月。
對此,國家有關部委表示,這是為了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
但鞏固的含義頗令市場各方有些費解。
事實上,在9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如南京、上海等地地王頻出,北、上、廣、深等多個城市成交火熱,房價并未出現松動跡象。
“一般量在價先,成交量走低,房價才可能下降;反之,成交量的迅猛增長有可能引發房價進一步攀升,因此此時多部門出臺調控措施,對于打擊房價過快增長,其影響將是非常大的。”華業地產副總裁陳云峰表示。
慢城別墅營銷總監曹鋒杰認為,在“4·17”調控之后,隨著各種政策的打壓,開發商的資金鏈普遍吃緊,不少房企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政策效果初步顯現。但金九月的到來,成交量上升又讓開發商整體賺得盆滿缽滿。其實,4月出臺的史上最嚴厲的房產調控之所以未能讓房價下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2009年至今年4月,開發商在熱銷中積累了足夠多的資金,足以在一段時間內抗衡政策的風險。因此,如果二次調控是在10月份中下旬出臺,開發商又將迎來成交旺季,屆時開發商的資金量將更加充足,那本輪調控將遭遇到更大的阻力。
各大公司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龍頭房企萬科的銷售額和保利地產的認購額均歷史性地突破了100億元,而金地集團9月單月的銷售額甚至超過了上半年6個月的銷售額總和。
不過萬科北京公司營銷總監肖勁則表示,“9·29”調控政策是對“4·17”房產新政的深入落實,這體現了決策層堅決打擊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將對市場預期和成交量產生較大的打擊。據悉,北京萬科原定以15600元/平方米開盤的長陽半島項目,最終將定價下調至15100元/平方米。
盡管一位在SOHO建設領域有名的開發商公開喊狼來了,但各地的反應,卻漲跌不一。“十一”期間,對全國樓市具有風向標指示意義的北京、上海成交環比大幅下跌,而深圳卻環比大增。
從節后的市場來看,多地成交正小幅恢復,如北京正逐日攀升,其中10月11日,北京期房成交393套,期房住宅成交317套,二手房成交800套,二手住宅成交757套。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一位專家指出,結合庫存和市場需求而言,北京單日期房住宅成交達到300套就意味著北京成交比較活躍,不過他也指出,政策顯現效應尚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