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房地產稅“三日三變”烏龍事件再次將被業內人士稱為“或是樓市調控的另一只靴子”的房產稅提到公眾面前。房產稅到底會不
會開征?它是不是樓市調控的“另一只靴子”?房產稅試點到底何時會擴大?房產稅什么時候會正式開征?將會如何征?符合課稅條件的普通家庭每年因此將承擔多少稅負……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昨天請專家、業界人士、購房人等多方展開觀點交鋒。
房產稅試點將擴大的消息時有耳聞,房產稅是否會繼續推進下去?
觀點一:大勢所趨但需時間探索
尹中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在房地產調控的所有政策工具中,房產稅是一個有效的手段。房產稅進一步擴大試點乃至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這是既定的方針和政策了,不同的地區可能實施的時間有所不同,但是要實施這是一個大趨勢,不會因為一些人的意見不同而改變。
賈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房產稅未來將取代現在嚴厲的行政手段,成為以后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重要方式。適時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的方向已經清晰,不過整個制度的建設過程,需要長時間的探索,不是三五年就能夠成熟。他不但可以使房地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減少泡沫,也能為地方稅體系提供重要財源,同時也是優化我國收入分配和財產配置的重要經濟手段。
觀點二:暫緩實行等經濟穩定
張寶全(今典集團董事長):如果前兩年實施房產稅,我個人還是支持的。但是眼下實施房產稅的話,我不支持。現在中國的經濟非常不樂觀,外貿在萎縮,制造業也在大幅度衰退,這一點從我們的用電量就可以看出來。這時候如果實行房產稅,勢必對整個地產的消費又會增加很多資產負擔,這對我們今天穩定經濟增速來說,可能會是雪上加霜,我覺得眼下如何保增長,如何讓經濟平穩過渡,是中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繼續推進房產稅,看起來很簡單,也能夠部分解決地方財政收入和債務問題,但是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可能會造成糟糕的后果。
因此,我認為眼下時機不對、暫緩為好,最起碼要等一兩年以后,經濟逐步穩定下來以后,再逐步推進實施。
觀點三:慎之又慎出合理模式
陳志(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就房產稅這個稅種,我個人認為沒問題,但是怎么去實施要綜合、全面地去考慮,要慎之又慎,在程序上要合法,甚至要征得大多數人的認可和支持,這個稅才能推出來。 不能簡單地拿個方案去試點,讓部分老百姓去承擔試錯的代價,這是不公平的。
要征收房產稅,首先要回答這個稅種的目標指向等問題,是要調節收入分配還是只是為政府增加財政收入?如果沒有明確答案的話,就無法平息社會上對它的抵觸。而且增加稅要和我們社會福利增長的效率有必然聯系,如果社會福利增長跟不上的話也會引發爭議。
現在看來,房產稅顯然跟抑制房價沒關,房地產上漲趨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沒有改變,如果房價上漲的空間大于稅負很多的話,它一定會轉移掉。如果現在急急忙忙去推房產稅,這和我們的目標沒有關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快房價上漲。
孫先生(購房人):我認為適時開征房產稅并沒錯,但要慎重,關鍵是要有一個公平的制度設計,有一個合理的征收模式,能夠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而不是最后完全成為政府增加稅收的工具,或者大規模增加普通老百姓的稅負。
上海和重慶先后試點了房產稅,兩種模式存在一定差異,哪種模式更符合實際?
觀點一:加大對空置房征稅力度
李文杰(中原地產華北區總經理):我個人認為,對于空置房要加大房產稅征收的力度。而且要
全面對房屋征收房產稅,而不能是“老房老辦法,新房新辦法”,除了自住以外的、超過一定使用面積的都應該征收,甚至是累進制征收。目前,技術方面已經沒有問題,我不認為技術是一個瓶頸,主要的問題是在于房產稅征收的社會面比較大,它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等于動了一部分人的蛋糕,社會影響面是這個政策考慮的一個重點,在推進實施的時候要考慮到社會公眾的心理承受能力。
觀點二:不能采取一刀切方式
陳家華(泛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將來具體采用哪種模式推進房產稅目前尚看不清楚,重慶和上海模式各有優缺點,將來如果要在全國實施房產稅,要根據不同地區房地產市場的發育程度、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區別對待,畢竟各地情況存在差異,如果采用一刀切的辦法去推進未必合適。
觀點三:先易后難逐漸推進
范小沖(陽光100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房產稅是國際上通行的,早晚都要上,但是實施起來會比較難,非常復雜,比如說退休老干部,他房子很大,但是他交不起這稅。還有,很多人會問,“我買房的時候沒告訴我這回事,現在我都住進去了,才來告訴我還要交這稅?”那他肯定不干了。矛盾和難點主要在征收環節。
考慮到現實的復雜性,我認為如果要推進房產稅,應該簡單化處理,剛開始這個稅率可以低一點,讓大家形成這種交稅的習慣,然后再慢慢地,逐步地完善,先易后難,從增量房到存量房的。而且應該見房就征,然后按人頭返,比如說人均60平方米以下的免征,就減去這部分,再來征收剩下的部分。如果有特殊困難的,應該由第三方機構補貼。
觀點四:征收對象應擴大到二手房
尹中立:上海的方案更有利于政策落地,也就是實施的阻力會比較小,這是它的優點,但是它有很大的缺點,因為稅收的很大特征就是調節收入分配和兼顧社會公平,顯然上海的方案是沒有兼顧公平的,存量的所有房子都不征稅的話,實際上是保護了少數的富人。重慶的方案相對公平,對大房子征稅,但不足的地方不是累計征稅,如果有很多套普通房子的話,也是不征稅的。我認為,正確的辦法是把整個信息系統建立起來,然后實施累進的稅率政策。應該去計算房子的市場評估價而不是目前的房產原值,在征收的范圍上,應該是擴大到存量房而不只是目前試點的新增房。
房產稅如果施行,對樓市會產生什么影響?房價是否會因此而降下來?
觀點一:房地產業發展將更平穩
賈康: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還將走高,房產稅改革并不會阻礙城鎮化發展的腳步。有了房產稅后,它發揮的效應會使今后的曲線斜率降低,房地產市場不會像原來那樣大起大落,使房地產業發展得更平穩,對經濟和生活的殺傷力就會明顯減弱。
觀點二:不同方案效果不同
尹中立:對樓市的影響還要看今后房產稅實施的具體方案,不同的方案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比如說按照目前上海的試點方案,只對新買的房子征收房產稅的話,那么如果要在其他地方實施這個方案,那意味著這個方案實施前的一段時間,大家買房的意愿就比較高漲,大家會趕在這之前買,因為過了這個時間點買就要征稅了。
觀點三:短期有益平抑房價
李文杰:短期之內會對樓市產生影響,畢竟房產稅增加了房產持有的成本,對持有多套房子的人會產生很大的稅務成本。客觀上會有益于平抑現在的價格的漲幅。中長期來看,真正決定價格的還是供求關系,房產稅成為一個常態之后,并不會使房子跌價。
范小沖:很多人對房產稅賦予了太多擔子,比如說調控房價,實際上和調控房地產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實施房產稅對樓市會有影響。畢竟施行房產稅以后,房子保有有成本了,房主就有動力把存量的房子釋放出來,出租和出售的多了,而且房產稅還會改變購房者的行為,買新房有新的成本了,他會考慮投資收益比。
觀點四:和房價并無因果聯系
張寶全:中國房地產已經相對穩定,現在的房地產價格我個人認定是比較正常、健康的。幾年前,房產稅對抑制房地產投機是最好的契機,但是我就很奇怪,兩三年前為什么不實施,而是討論來討論去,就是不推,最好的時機沒有推,現在推也不合適。即使將來推出來,我認為對房價長期的影響不會很大。
孫先生:我不認為開征房產稅和降低房價之間有什么必然的因果聯系。降低房價還是要從降低成本、擴大供給入手。限購、征稅什么的,都是從抑制需求著手,即使能夠延緩房價上升趨勢,但也并不能使一部分人被抑制的需求轉為另一部分人被滿足的需求。房價只應該是房地產調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應該是正常的住房需求被滿足。總之,我認為征收房地產稅可能會增加政府財稅收入,也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投資投機需求,但我并不認為它能有效地改善供給與需求的關系,進而滿足我們正常的住房需求。
北京是否會成為房產稅試點?
陳志:我認為,北京征收房產稅的時機不成熟,目前不太可能參加試點,第一是因為北京房子的產權結構比較復雜,第二試點存在成功和失敗這兩種可能,如果失敗了所產生的影響會比其他城市大,付出的代價也會比其他城市代價更大。
李文杰:我個人認為,北京應成為房產稅試點的表率。房產稅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北京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示范作用,雖然北京的房子產權結構很復雜,但北京在2010年的限購中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北京在房產稅方面也應該起到示范效應。
房產稅負擔是否轉移給買房人?
李文杰:房產稅負擔是否會轉嫁給買房人還是看供求關系,最終影響房價的還是供求結構。在很長時間內,我們都面臨需求旺盛、供應不足的局面,目前房地產可能存在供給的結構性問題,比如市區房源少,中長期供給少等,這些都是高房價的推手。只要需求旺盛,賣房人會很容易把稅負成本轉移給購房人。
孫先生:對于購房者來說,擔心房產稅的負擔最終會轉移到買房人身上。以往的很多政策實施后可以發現,在賣方市場中, 最終這些增加的成本很多都轉移到購房者身上。因此,我希望將來有關部門在制度設計上能對這方面有充分預計。
是否意味著限購政策將放松?
李文杰:我覺得應該不會因此放松限購,限購是從根本上遏制需求,從目前來看,房產的需求還是太旺盛了,太多的人都想買房子,看好資產價格,他們認為房產價格在過去的十年里平均每年上漲10%,而同期股市卻是在縮水。從財富的保值增值手段來看,住房在很多人來說是根深蒂固的觀念。從這一點上來看,需求或者說購買的沖動還是非常的強勁,限購作為限制需求的手段來看,應該還會是一個長期的住房政策。
賈康:房產稅作為經濟手段,或將取代限購令等行政手段,逐年擴大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試點范圍。房產稅可以成為地方稅體系中的主力、支柱型財源,使地方政府的內在動機和市場經濟所要求的政府職能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