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一條曲線,人們不禁要問,房價為何上漲?是否會全面反彈?如何才能鞏固調控成果?
房價全面反彈的條件是否具備?
“我是真的害怕房價反彈,盡管兩萬六的均價對我而言還是偏高,不過顧不上那么多了,還是趕快出手。”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小劉觀望了大半年,8月上旬買了位于北京五環外的一套兩居室的房子。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比上月增加了25個。事實上,從5月份以來,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數就一直在增加。
從7月份的數據看,盡管這些城市的漲幅均未超過0.7%,但是一再攀升的城市數著實令人不安。
當前,房價是否面臨大幅反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廖英敏認為,目前并不具備大幅反彈的條件。她說:“當前并沒有刺激房價上漲的政策環境。與2009年相比,盡管同樣面臨經濟下行,但如今政府一再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特別是國務院最近又派出督查組專項督查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落實情況,再次表明堅定調控的決心。”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說:“一些限購城市的成交量上升,大多因為剛性需求入市。而推動房價持續上漲的核心原因是投資投機性需求,由于目前限購政策并未退出,還將繼續從嚴,所以房價不存在全面反彈的基礎。”
是什么推動了房價環比上漲?
盡管房地產市場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是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大幅增加卻是不爭的事實。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動房價環比上漲呢?
從宏觀經濟來看,由于受經濟增速回落影響,國家適時調整貨幣政策,連續降準、降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又降低了消費者的購房成本,對于積壓多時的剛性需求入市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從房地產開發企業來看,由于前期打折促銷力度相對較大,隨著剛需的入市、資金壓力得到緩解,打折促銷力度逐步減小,一些樓盤甚至還有小幅抬升。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顯示,最近兩個月,56個簽約套數超過30套的住宅項目中,7月份的銷售簽約均價與6月相比,上漲的有44個。
另外,調控政策被打折扣也是影響調控效果的重要原因。據有關機構統計,先后有40個城市進行了政策微調。個別地方出現通過放松限購條件、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刺激住房消費的現象。
不容忽視的是,在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以及地方政府執行力等一系列因素作用下,市場預期的確發生了某些變化。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說:“據我們了解,看跌的購房者明顯減少,入市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如何切實防止房價反彈?
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切實防止房價反彈。如何做到“切實”?受訪專家表示,一方面要嚴格落實已有的調控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快房地產制度建設步伐。
以“限購”政策為例,這是本輪調控政策中的一柄利劍,但也是地方實際操作中容易打擦邊球的地方。廖英敏表示,必須嚴格控制投資投機者入市,“限購”政策不能放松,要進一步完善住房限購政策操作口徑,強化對政策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
高懸的“問責之槌”應該落下。朱中一說:“本輪調控措施中有年度房價控制目標,如果沒有完成,就應該問責。”
短期的調控政策只能讓高燒的樓市暫時退熱,而要讓房價回歸合理空間,使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尚需加快制度建設步伐。
朱中一說:“要解決房地產中長期制度建設滯后的問題。要給公眾一個清晰的政策預期,這樣才能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
房價的變化最終取決于市場供求關系。國務院督查組督查情況顯示,部分城市今年上半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完成率較低,個別城市不到10%。
廖英敏說:“盡管投資投機性需求不能入市,但是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還是存在的。下一步必須增加土地供應,增加中小戶型的住房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