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任志強稱明年三月樓價或大漲 開發商拿地備戰

2012-08-23
     如果房地產商也能像京東、蘇寧、國美一樣開展持久的酣暢淋漓的價格戰,那將是老百姓幸福的春天。

    盡管有很多人強烈希望中國房地產行業也能掀起價格戰,但開發商卻并不這么想。面對“發動價格戰”的慫恿,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表示“和為貴”。

    開發商的“一團和氣”,帶給房地產市場的不是降價,而是一片漲價的聲音。

    “明年三月樓價或大漲。”在第十二屆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任志強預言。

    萬科副總裁周衛軍也“唱和”任志強,他認為大量房企主動減少開工,未來半年可能會產生供應短缺,從而產生房價上漲的可能性。

    庫存降低導致供應減少

    在做出“唱漲”預言之前,任志強仍然不忘謹慎地下了定語:現有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開工面積持續下滑,才能得出將來樓價暴漲的結論。

    現實情況正如任志強所言,房屋新開工面積的確在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至7月,房屋新開工面積10390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8%,降幅比1至6月擴大了2.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7714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4%。

    房屋新開工面積出現了負增長,這成為任志強“唱漲”房價的直接依據。

    “現在全國住房的存貨量比較大,開發商的主要任務是消化庫存,造成一些企業不愿拿地,新房屋開工率降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也這么認為。

    開發商正在為高企的庫存苦惱,已無暇顧及。自2011年12月以來,中國房地產存貨量已處于歷史高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7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31667萬平方米,比6月末增加了259萬平方米。目前,商品房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

    供求關系是影響房價漲跌的關鍵,隨著消化庫存的結束,房價或進入上漲的通道。“按照目前消化庫存的速度來看,2013年上半年,商品房供需將會處于合理的區間,房價上漲的壓力增大。”楊紅旭認為。

    深圳某房地產公司一線銷售經理徐暉的感受更加明顯。“從一線客戶情況分析,現在投資客基本已出去,剛需大量存在。買房的人很多,看房的人更多。一旦住房供應量發生變化,漲價就很自然了。”

    對于未來的房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近期也曾對媒體表示,“房價將從過去的單邊上揚變成起伏”。他認為房地產行業有開發周期,供應不足和新開工不足,將促使供求關系發生逆轉,進而造成房價的波動。

    政策見底抑制房價乏力

    中國房地產是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將是影響未來房價的重要因素。現有政策對抑制投資性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抑制房價的反彈。

    “由于‘去投資化’的限購限貸政策尚未明顯松動,因此,外來的投資投機性需求不會大規模入市,這些需求也難以對房價產生太大的影響,房價年內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同策房產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

    國務院派出的督察組,對樓市調控效果給予積極肯定,預計未來行業調控以鞏固現有調控成果為主。有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已見底,今年仍將維持既有政策,不會出臺新的政策。

    針對開發商拋出房價“暴漲”的言論,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處于政策敏感期,開發商應保持“低調”,以免招致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的出臺。

    對于未來可能的調控政策,徐暉認為貨幣政策更值得注意。從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來看,我國的貨幣政策將向寬松方向發展,將會增大房價上漲的壓力。“貨幣和信貸政策是房價漲跌的催化劑,將直接影響房地產的交易量,只要銀行政策不緊縮,房價就不可能下跌。”他認為。

    “房地產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未來可期。”中國房地產協會商業地產專委會常委副秘書長陳云峰認為。他表示,按照慣例,新一屆政府“要踩油門,以確保5年任期的經濟增長指標。”

    “明年的房地產政策不可能突然之間大幅放松,房價也不會大起大落。雖然不會出現房價暴漲,但是房價卻是越來越堅挺。”張宏偉認為。

    開發商拿地備戰 醞釀漲價

    在中小地產商還在為庫存苦惱之時,一些房地產開發商開始抄底拿地,摩拳擦掌,備戰未來的房地產市場。

    7月以來,各大房地產開發商明顯加快了拿地的節奏。

    萬科成為新一輪拿地的領頭羊。8月4日,萬科公布的7月簡報顯示,7月萬科在上海、寧波、南昌、青島、天津和西安6個城市拿地,凈用地面積合計超過45萬平方米,根據權益比例需支付金額超過30億元。

    8月6日,龍湖公布了近期拿地數據:7月龍湖地產分別以總價26.24億元競得福建晉江G2012-13至18地塊,以16.5億元在大連拿下一塊住宅用地,以總價42億元底價競得重慶北部新區四宗地塊,三次拿地支出總和接近85億元。

    央企華潤置地在溫州高調拿地,保利地產也在濟南、沈陽等地出手拿地,中海、金科、中信、綠地等也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斬獲不少土地儲備。

    眾多開發商積極拿地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目標瞄準房價上漲空間大的城市。

    全國商品房供需存在區域不均衡,各地消化庫存的時間各不一樣。根據楊紅旭的研究,沈陽需要7 年多才能去掉潛在存貨,長春、呼和浩特、蘭州和太原去庫存時間大約是5 年。廣州、北京、成都、廈門、西安、南京、寧波等城市,潛在存貨壓力偏小,房價反彈壓力較大。

    各地房價上漲的空間和壓力各不相同,但重點城市的房價上漲將推動各地房價的上漲。“如果房地產大市上漲,各地的房價都會上漲,大市下跌,各地的房價也將下跌。”楊紅旭認為。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 城建·瓏悅城

    城建·瓏悅城

    待更新

  • 善國明城

    善國明城

    待更新

  • 佳匯國際

    佳匯國際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