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溫家寶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談到房價問題時,溫家寶表示,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總理關于房價的表態一出,當天地產股應聲大幅跳水。總理講話也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房價收入比”將成為判斷房價是否回歸合理水平的標準。昨日,“房價收入比”與“合理房價”的話題成為各界最為熱議的話題。
熱議
網絡瘋傳民間版“合理房價”
經濟學家李稻葵稱,股市誤讀了總理的意思。“總理的意思說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使得房價和收入匹配,但這件事并非短期1年之內或半年內要完成”。李稻葵稱,房價上漲是過去幾年或者十年形成的,是長期的病狀,“怎么可能在1年內解決呢?”
李稻葵認為,治病需要一個過程,市場把總理的說法解讀為短期就要房價迅速下降,這并不是實事求是的。市場可能沒有看到的是,總理說房價要降,說收入也要調,這是一個降一個升,兩個過程使得房價合理。
“中國經濟畢竟是名義GDP收入增長10%以上的經濟體,在這個經濟體里面,名義收入,老百姓工資、其它收入也好,總之是上升的。”李稻葵表示,不能靠短期內擠房價這個方式達到調控的目的。也要看到中長期收入也在上升,這本身也是調房價的一個過程。
然而,對于李稻葵的說法,民眾更樂于強調房價還要繼續下降。
兩會期間,騰訊房產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房價降幅調查”,從參與調查的40多萬名網友選擇情況來看,有超過五成的人認為房價只有降50%或以上才是最合理的。昨日,各地網民更是紛紛用“房價收入比”來換算自己所在城市的“合理房價”。
在一份民間版本的“合理房價”計算表中,網民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計算出了一份上海的“合理房價”:4830.7元/平米。在這份表中,上海、杭州、佛山等14個城市“合理房價”最高為上海,最低的長春則為2731.64元/平米。
分析
房價收入比科學性難定論
對于網民算出的“合理房價”,業內人士并不認同。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上述的這個計算法錯漏很多,“太離譜了”,其實是在挑撥民憤。
楊紅旭表示,房價是否合理,以房價與收入比為參照,確實比較科學和合理。但在統計和國際比較方面,存在很大難度。根據他近幾年持續跟蹤研究中國房價與收入比得出的結論是:拿近些年內數據進行縱向比較,大致可認為全國房價與收入比在6-7倍屬合理區間,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8-10倍尚屬合理。
“2011年全國為7.5倍,略偏高,按今年房價下跌的趨勢,預計今年將回落至6.9倍左右,接近合理區間。”楊紅旭說,但一線城市和部分東部二三線城市,房價收入比顯著偏離合理區間,北京、上海、廈門、杭州、深圳等城市多在12倍以上。
不過,也有說法認為,“房價收入比”并不是一個絕對可靠的計算方法。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 國內目前流行的4至6倍的說法,據考證是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銀行專家黑馬(Andrew Hamer)在進行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時,提出的一個世界銀行認為“比較理想”的比例。
對于總理講話,房地產品牌營銷專家陳真誠認為,房價與居民的收入相適應一說,溫家寶總理所指的應當是老百姓的真實收入對比和切身感覺,不是一些人所拿出的自己想當然計算出來的所謂房價收入比數據。“事實上,在中國的當前,對于房價收入比,幾乎沒人能真實計算出來,也未必能真實、有效地說明問題,哪怕是‘大概’。”
前景
一線城市房價降五成才合理?
“合理”的房價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叫“房價合理回歸”?判斷“合理房價”標準界線是什么?2010年-2012年,國務院三輪房地產政策調控一直未作具體的解釋,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未明確說明何為“合理房價”。
陳真誠表示,參照房價現實水平而言,目前房價至少需跌回2006年前后水平才行。要達到這個目標,目前房價下降50%也許還不行,一些地區的一些房子的房價或甚至要下跌70%或更多才行。
專家謝逸楓認為,如果按照溫家寶的合理房價標準和解釋,國內沒有一個城市房價回歸合理。理論上講,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心城區房價至少下降50%-60%,一線城市的郊區房價下降30%,二線城市房價下降40%,三四線城市房價下降30%。“但是,政府會允許嗎?GDP增長拉動得起嗎?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扛得住嗎?銀行承受得起嗎?”
陳真誠分析認為,最終能否做到“使房價與居民的收入相適應”,目前來看還是未知數。但要看到的是,近期高層的一連串表態,已充分表達了中央政府的決策意志和將房價調控到底的決心,將會深度影響房價走勢乃至整個房地產市場走勢預期,加快房價下降速度,加大房價下降的幅度,并加速市場向更深度方向調整。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如果這個合理回歸是建立在各地政府自己制定的房價控制目標之上,那么,按照當前的市場表現來講,無疑對各地政府應該來說完成目標已無大礙。從這個意義角度而言,各地政策面不會有進一步從緊的可能性,市場的走向也不會出現大的轉向。
■名詞解釋
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一般認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范圍為4-6,若計算出的房價收入比高于這一范圍,則認為其房價偏高,房地產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則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