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樓盤動態

房地產調控還能維持多久?

2012-02-22

                     

作為套在地方政府頭上的緊箍咒,房地產調控政策,一直被各地政府想盡辦法化解、突圍,只不過有的辦法太直接,霸王硬上弓,搞得中央沒有面子,很快就被叫停。比如,蕪湖市出臺的“免契稅、補貼”的樓市新政,新政以紅頭文件形式下達,證據確鑿。并且,新政沒有任何前戲部分,無論入戲的還是看戲的,都覺得索然無味。好比跳交誼舞,第一步就踩在了對方腳上,讓中央疼得鼻涕都流出來了,還假惺惺地問“親,真的……踩到您了嗎?”結局當然是很快夭折。  

    此為下下之棋。 

    相比而言,中山市就略微含蓄一些。一邊聲稱嚴格執行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政治上與中央保持一致——先保證舞蹈時不踩住中央的腳,一邊宣布將商品房限價從每平方米5800元上調至6590元,為房價悄悄打開上行空間。此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但中山市暗渡陳倉的事畢竟搞得天下人盡皆知,此為中等之棋。

     接下來,最高水平的登場了,是上上之棋,卻出神入化到幾乎看不見棋路(以下媒體部分如果不另外注明,都源自2012年2月21日的《新聞晚報》)。  

   “根據去年年初出臺的上海版限購令,大多購房者及市場人士均理解為對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上海戶籍居民家庭,政策應是暫停售房。而近期市場卻傳出外地戶籍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同等購房資質的消息。”
 
   “上海市房管局房地產市場監督處副處長蔣慰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海市住房限售政策沒有改變,上海市政府也已經明確了本市將繼續全面貫徹國家對于房地產調控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政策不改變,力度不放松……徐匯房地產交易中心的稅務咨詢人員介紹,非本地戶籍人員在滬購房,需要全額繳納房產稅。而按上海戶籍居民家庭,新購第二套住房,仍可享受合并計算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免征房產稅的政策優惠。”

   吃過晚飯,我跟專職負責采訪房地產口的記者交流,確認,上海市過去從來沒有執行過“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同等購房資質”的政策,這是一個全新的全面突破房地產調控的新政策。但是,如果直接這樣做,勢必遭到中央的強力干預,而上海市做得實在是太滴水不漏,令人嘆為觀止!  

   上海的這盤棋是這樣下的。

    一、先自己“發明”“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同等購房資質”的所謂傳言,然后,就此事表明立場,顯現出自己完全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連半推半就都不是,完全是在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情況下入戲的,從頭到尾都非常無辜,清純得令人心醉。

    二、把從來沒有在上海出現過的“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同等購房資質”的政策,作為“固有”政策進行強調,表明自己是走在中央調控前面的,不僅輕易突破了中央調控房地產政策的最嚴厲的一條限制,而且,給足了中央面子,并完全規避了責任,避免了被問責的任何風險——上海市等于告訴中央,我伸出的腳是多年前的腳,這是一種歷史性的穿越,而中央伸出的是現實的腳,無論跳什么舞,都不可能踩到對方,因為兩者在一個空間而不在同一個時間軸上。這是一種穿越的舞步,是一種團結的舞步,是一種前進中的舞步,是一種催人向上的舞步…… 

    三、假如中央注意不到相關細節,上海方面即可正式施行“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同等購房資質”的政策,至于“居民持長期居住證滿三年”的條件,太容易突破了——辦個證還能花幾個錢?您懂的。  

   也就是說,限購令在上海已經完全被廢除。不僅去掉了這種限制,而且,還給予購房者大優惠——“按上海戶籍居民家庭,新購第二套住房,仍可享受合并計算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免征房產稅的政策優惠。” 

    高! 

    太高了!

    就好比被禁止的脫衣舞表演,蕪湖市政府上去就脫得精光,完全沒有藝術性;中山市則穿著透明褲衩,多少給人點想象空間;上海則是脫光后涂上顏料,可以理解為類似人體彩繪的藝術——盡管脫得精光,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卻是一幅畫。至于旁觀者看到的是畫還是裸體,純屬個人思想覺悟問題,跟上海市沒有任何關系。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人都會說自己看到的是畫,而不是裸體,不然顯得太庸俗、太陰暗——這正是上海市的高明之處。 

    我這樣說,絕對沒有嘲諷上海市的意思,每每想到這些年來給報社找來的麻煩和給相關領導帶來的心靈創傷,我都非常內疚,整天以淚洗面,以排遣這種極度的愧疚之情,讓自己能夠坦然地面對現實的生活。我其實完全理解上海市的做法,我這樣說,只是總結上海市的寶貴經驗并加以發揚光大——我對任何被無情埋沒的才華都有種難言的悲憫之心。

    各級政府為什么不斷突破房地產調控政策?2012年2月15日,我在供職的《上海證券報》頭版發表了題為《不動搖下的搖動》的評論,指出:盡管中央再三強調樓市調控“不動搖”,但地方政府不斷變著花樣“搖動”。為何總有地方政府試圖搖動樓市調控的底線?一個很表面化的原因是,這些試圖搖動調控政策的地方政府官員,都沒有受到懲處,甚至連所謂“新政”的叫停也是由他們自行宣布的。不僅沒有損失,勇闖“雷區”的地方政府還為當地做了一場免費廣告,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更像是完成了一種行為藝術。

    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
 
    中央有自己的苦衷:這些地方政府都是賣地專業戶,突然專業沒有了,他們一下子滿腦子的空白,不知道該做什么了。中央當然知道各級政府官員的難處,沒法加以嚴厲問責。另一方面,令箭即出,無論怎樣,大家都得配合一下,如果都把令箭當雞毛,中央的權威還如何保持?因此,上面會暗示出軌的地方政府自行穿上褲子了事——你當你沒有脫,我也當我沒有看見。這場戲算白演了,OK?  
 地方政府還敢有半個“不”字么?  

    問題是,假如中央看不見呢?這種僥幸的機會讓一些地方官員想想都激動得如同發情的貓,但都會把聲音壓抑在心里。他們要做的,只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在細節上多點變通而已。比如,廣東中山市宣布將商品房限價從每平方米5800元上調至6590元,放松“限價令”的做法,屬于間接救市,但它并非像蕪湖那樣以紅頭文件形式下發,從頭到尾都比較含蓄和低調。看起來很像前戲,其實是在動真格的。

  “也因此,中山市的做法尚未遭遇叫停。接下來,恐怕還將有地方政府借鑒、模仿這種含蓄的風格繼續做新的嘗試。”我在文中的這個判斷不幸成為現實,上海市的做法一旦被全國其他省市效法,則房地產調控前功盡棄!  

    那么,地方政府為何在嚴格的樓市調控之下搖動不止?實在是現實的困境所致。2010年的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約2.7萬億元,相當于同期地方財政收入的66.5%。這一數據在蕪湖更高,其2010年的土地出讓金占財政收入的90%,房價下跌,成交量下降,帶動地價下滑,使得財政收入立即捉襟見肘,它想到救市其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上海應該是中國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城市,也是中國財政最寬裕的地方,上海市的政府官員也是中國最務實、最敬業的官員——即使用盡天下最美的詞匯,也不能形容我對上海的仰慕之情——如果連上海都走不出這種障礙和局限,那么,還有哪個地方能夠真正走出來呢?

    上海的現實困境,充滿了悲涼的無奈,在中國,也就具有了標志性的意義。
 
    這是當下對地方政府的錯位定位導致的必然結果——投資導致而非民生主導。我在發表在報紙上的評論中寫道: 

   如果追根溯源,我們就會發現,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相當大的一部分用到了投資方面,而非民生方面。由于投資項目的大小沒有邊界,所需資金也沒有邊界,地方政府就會不斷推升地價以獲取更多資金用于投資。當這種沖動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連時,就會變得難以遏制。 

   顯然,地方政府屢屢搖動房地產調控的根本動力,源于政府職能的扭曲和錯位。政府的職能并非主導經濟,而是提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和公共福利,地方政府的職能倘若回歸到民生方面,他們便再沒有搖動調控的動力。 

   因此,在上不動搖而下搖動不止的背后,一個更當緊的事情是讓地方政府從扭曲、錯誤的定位之下走出來,逐步變成民生政府、小政府——這當然只是一種設想而已。
 
    在當下,任何有損于地方政績的政策,都會遭到各種各樣的抵制。 
 
    為房地產調控政策默哀!   

                                                                                          草于2012年2月21日晚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 城建·瓏悅城

    城建·瓏悅城

    待更新

  • 善國明城

    善國明城

    待更新

  • 佳匯國際

    佳匯國際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