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針對當前經濟形勢,會議認為,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但同時也指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沖擊影響加大。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扎實做好經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仍被放到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層面。這一定位有助于各地繼續重視房地產工作,在各個領域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做好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會議要求,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力有序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強調城市更新重要性
作為新一輪經濟挖潛力、穩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更新工作在今年被賦予了更高的定位。通過實施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不僅能夠提升百姓居住條件,激活更多市場需求,還有助于邊際上改善房地產投資形勢。
住建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在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方面,2024年城中村改造擴圍至300多個城市,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790個。
2025年,住建部將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計劃在新增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
根據國海證券此前測算,以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估計,貨幣化安置將拉動2億平方米商品房去化。合理調整城中村區域土地規劃條件后,也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拉動原址建設約5000億元的建安投資。
加快構建發展新模式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幾乎是近幾年各類與房地產相關的會議中,經常提及的重點內容之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預計,各地政策將加快出臺,房地產領域的制度性創新也將加速,如現房銷售、高品質好房子建設等都屬于這一新模式。
實際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接受采訪時曾透露,今年將重點抓的另一項工作就要配合促轉型。要抓緊研究制定配套融資制度,支持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構建,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除上述提到的這些措施外,包括預售資金、銀行貸款等基礎制度等方面,未來可能還會有持續的政策優化。
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
在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此次會議明確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通過住房升級需求,培育增量市場,體現了以優質供給帶動新需求的導向。
而這一提法也延續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定調,即:“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于今年3月底發布了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要求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并在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方面,對住宅項目建設、使用和維護作出規定。
在業內看來,此次規范的發布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確立。新規范不僅是住宅技術標準的迭代升級,也為“好房子”建設提供了規范指引,倒逼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讓百姓真正實現居住品質的提升。
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此次政治局會議對于存量房收儲工作,在措辭上略有變化,從“推進”變為“優化”。
嚴躍進指出,核心在于提高存量商品房收購效率并改善方法,所以“優化”兩個字很關鍵,這對各地存量商品房收購工作具有很好啟示。
廣發證券則預計,在具體收購政策上可能會針對目前推進痛點進一步改進,比如收購定價、再貸款利率等環節,以推動收儲放量。
近期市場表現得到高層認可
相較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止跌回穩”,此次會議表述為“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這也意味著,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得到了高層認可。
財信研究院認為,這既表明中央對房地產市場已基本企穩持積極判斷,也透露出未來繼續穩地產的政策導向,預計下一階段穩地產政策將著重加快落實已出臺政策。
在長江證券看來,雖然沒有延續去年“穩住樓市”的說法,但“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的態度同樣積極,隨時托底的姿態不變。
嚴躍進表示,這一表述肯定了此前6個月房地產市場向好的發展態勢。同時,站在防范風險角度,要求各地繼續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做好相應工作,包括房屋銷售買賣等方面。所以“鞏固”既是肯定,也是明確新方向。整體來看,此次會議為房地產市場后續尤其是二季度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防范風險、優化存量、優化供給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對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