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陳曉紅:房地產行業未來不屬于簡單“蓋樓者”,屬于價值創造者

2025-03-07 | 中房網 | 楚小強 苗野

      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熱詞,其與傳統產業融合的路徑備受關注。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房地產行業,如何在深度調整中破局?新質生產力如何重塑“好房子”的價值內核?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房地產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需以智能化、數字化為核心,通過新質生產力為行業注入溫度與增值空間。

  在陳曉紅院士看來,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以技術創新驅動產業質變”。她強調:“房地產行業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開發模式,而應通過智能化手段,讓房子從冰冷的建筑轉變為承載生活溫度的載體。”這一觀點與當前行業實踐高度契合。

  去年9月,青島市政務網披露的一則信息顯示,青島市以西海岸新區為試點,探索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智慧社區發展長效運營新模式。在這一試點項目中,通過“科技賦能建設”和“數據驅動運營”有效協同,實現社區資源置換,構建全方位智能化的城市服務體系。

  當然,要構建智能化城市服務體系,最基本的單元還是“好房子”,只有房子好、社區好、基礎設施環境好,整個城市服務體系才能好。

  針對“好房子”的定義,陳曉紅院士提出三個關鍵詞:舒適性、服務溫度、技術增值。她認為,“好房子”應超越物理空間功能,成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生活解決方案”。

  當前,消費者對住宅的需求已從“住得下”轉向“住得好”,所以對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從功能上滿足,還要能依據場景產生情緒共鳴,這一趨勢在高端市場已經有所體現。

  服務溫度方面,房地產企業要向全周期服務生態構建方向發展,以智慧社區的形態,整合醫養、托育、零售等各種服務的“生活圈”,讓居民就近醫療,就近托育,提高居民滿意度。另外,還可以通過AI大模型優化物業服務,將停車管理、安防響應效率進行提升,讓居民的居住環境更有效率、更有溫度。

  最后在增值方面,以低碳化與可持續性賦能好房子資產價值,這就要求房企將綠色建筑標準融入設計,通過光伏一體化、智能溫控等技術,使建筑能耗降低。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資源型企業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程建設等領域的管理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專家,在陳曉紅看來,低碳不僅是社會責任,更是資產保值的關鍵。

  當前,房地產行業雖仍處調整期,但“止跌回穩”信號已現。陳曉紅院士強調:“行業未來不屬于簡單的‘蓋樓者’,而屬于能用技術創造溫度、用服務兌現價值的長期主義者。”

  新時代背景下,新質生產力正在重塑各個行業的基因,對房地產行業而言,從規模紅利轉向價值紅利,從鋼筋水泥轉向智慧生態。在這場變革中,“好房子”的定義也將被持續刷新,而賦能這一進程的,正是技術、模式與人文關懷的深度融合。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 城建·瓏悅城

    城建·瓏悅城

    待更新

  • 善國明城

    善國明城

    待更新

  • 佳匯國際

    佳匯國際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