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 規劃收官之年,也是 “十五五” 規劃謀劃之年。在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全國各地將“好房子”的建造列入了年度工作重點。“好房子”發展元年和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2月12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以下簡稱《技術要點》)。將在平原多點地區率先實施示范,適用于順義區、大興區、昌平區、房山區及亦莊新城,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可參照執行。
《技術要點》明確,可增加封閉或開敞陽臺,部分面積不計入容積率,允許套內面積比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設置一定比例面積的挑空空間;鼓勵結合小區入口、入戶大堂或沿街、街角首層配建鄰里共享公共空間等。
目前,北京平原多點地區土地供應量約占全市的60%,空間資源和政策資源比較充足,因此,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在平原多點地區率先示范。
要推動“好房子”更好落地,意味著要對城市規劃管理技術標準與準則等相關標準進行調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發布新版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如《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優化了綠化覆蓋率、建筑覆蓋率等計算方式,杭州市《關于優化建設項目容積率及相關指標計算規則的通知》則規定,利用城市公共空間并向公眾開放的公共連廊,不納入容積率計算等。
“好房子”建造貴在部署。在省份層面,廣東省提出,發展綠色建筑,推廣智能建造、模塊化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引導企業提高住房建設標準、優化物業服務,建設更多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
河南省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拓展“物業+生活服務”,更好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
“好房子”建造貴在實效。浙江省起步早,響應積極。早在去年4月,浙江省城鄉住房協調委員會就在穩定房地產“十條”舉措中,提出加大高品質住宅供給,從優化功能設計、落實完整社區建設要求、加強住宅質量問題治理、提升物業服務水平等方面加以引導。浙江省紹興市在2024年3月印發《紹興市“好房子”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試點工作任務清單,是較早向住房城鄉建設部報送實施方案的城市。除此之外,臺州、湖州、嘉興等城市也先后出臺住宅品質提升等政策。寧波市則創新實施“保險+服務”城市房屋保險模式,構建起“政府出資、險企運作、監測服務、平臺調度、智庫參與”多主體合作共建的房屋安全社會化治理新格局。
“好房子”的設計和建設標準,對于購房者來說,不僅可以增加得房率,還可以居住得更舒適。
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指出,下力氣建設“好房子”,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是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住房美好追求的必然要求。建設“好房子”將有力促進住房消費升級,釋放穩增長、擴內需的巨大潛能,開辟一個新賽道,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