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各地兩會相繼閉幕,各省級政府工作報告已陸續發布。
2025年是“十四五” 規劃收官之年,也是 “十五五” 規劃謀劃之年。在這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各地對2025年房地產工作的部署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今年各省級政府工作報告均對房地產著墨較多,相關內容被放在包括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防風險等多個工作大項下。整體來看,在2025年的房地產工作中,各地將全力推進市場回穩向好、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因此2025年的穩樓市政策仍值得期待。
此外,各地仍將繼續推進城市更新,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做好房地產領域風險防范,系統推進“好房子”建設等工作。
穩樓市是2025年多地首要目標
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內容來看,穩樓市是2025年多地房地產工作的首要目標。
如北京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更好滿足城鄉居民住房需求。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
廣東表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政策,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健全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浙江提出,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全面落實國家降利率、降首付、降稅費等政策,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穩樓市是各地2025年房地產工作的主基調,但是各地對穩樓市這一政策導向的表述略有差異。如北京、海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遼寧的政府工作報告表述的是“企穩回升”,西藏則為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升”;在廣東、重慶、廣西、浙江、福建、內蒙古、山西、云南、江西、甘肅、寧夏、青海等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均是“止跌回穩”。
此外,上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整體看,不同的提法和各個省份房地產所處的行情有關。盡管部分省份的表述存在差異,但穩樓市的總體精神高度一致。
深化城市更新行動
2025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城市更新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強調“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被賦予了更高的定位。
這也為各地2025年的城市更新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多地兩會明確,2025年將深化城市更新行動。
北京表示,深化城市更新行動,完善土地混合開發利用和產業用地到期續期政策,加強閑置土地盤活利用,健全核心區平房成片區、整院落退租機制,統籌推進居住、產業、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區域綜合等五類更新改造。
上海提出,深入探索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完善成本管控機制,優化老舊建筑更新標準。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全面完成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2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商務樓宇更新提升行動,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推動桃浦、北外灘、楊浦濱江等區域轉型發展,加快外灘“第二立面”、衡復風貌區等區域整體更新。
廣西方面,深入實施城市更新。開展完整社區試點,打造友好社區。統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街區(廠區)更新改造。加強社區無障礙環境建設,持續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更新改造城市燃氣、水電、通信等老舊管線,大力建設城鄉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河北表示,深化城市更新,加強老舊管網改造,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00個以上,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10萬套以上。
天津強調,實施更高質量城市更新,推進中心城區主題園區特色發展,增強地鐵沿線、重點商圈輻射帶動功能,提升業態品質和產業能級。加快實施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等城市更新項目,推進3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180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創新政策工具,探索將低效園區和商圈納入更新范圍,出臺規劃、土地、產權、債權、金融等針對性措施,破解盤活進程中的共性制約,以市場化合作引入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各類存量資源盤活。
河南明確,開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加強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市更新項目3910個,改造城中村416個、老舊小區1459個,統籌改造一批老舊街區、廠區。加強無障礙環境、適老化設施建設,建成一批完整社區。
推進“好房子”建設
隨著居民對住房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推動“好房子”建設也成為2025年樓市重要政策方向。今年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對“好房子”的建設進行部署。
北京和天津均提出,建設適應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好房子”。
廣東明確,發展綠色建筑,推廣智能建造、模塊化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引導企業提高住房建設標準、優化物業服務,建設更多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
青海也明確,努力建設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
浙江表示,穩妥推進現房銷售試點和“好房子”建設試點。與此同時,重慶、四川、福建、云南、山西等地均表示要推進“好房子”建設工作。
此外,吉林更是定下了具體目標,明確今年大力推動10個以上“好房子”示范項目建設。
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供應
2025年,保障性住房籌建工作的持續推進仍是各地的重要工作內容,部分甚至明確了相關定量目標。
如上海表示,堅持租購并舉,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十四五”末總量達到60萬套(間)。
北京明確,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
海南稱,2025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000套(間),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6萬戶。
河南指出,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等政策,新增保障性住房5.7萬套。
此外,廣東指出,加快“三大工程”建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浙江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寧夏明確,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四好”建設計劃。
防范化解風險
從各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今年多地仍將繼續做好房地產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而對于防范化解風險的工作部署,主要是從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保交房等方面入手。
如廣東表示,積極穩妥防范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用好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動“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堅決打好保交房攻堅戰。
黑龍江表示,持續用好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健全完善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有效防范新增風險。做好“保交房”工作,推進符合登記條件已交付房屋的不動產登記。
浙江明確,提高金融監管效能,全力防范企業債務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有效化解房地產風險,全力完成保交樓、保交房任務。
山西提到,切實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一企一策”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全面完成保交房任務。
此外,湖北表示,探索建立多層次風險防控機制,穩妥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領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