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關于房票安置“房源超市”的通告稱,所核發的房票可購買的房源范圍為廣州市全域范圍內可售新建商品房。
事實上,今年初廣州印發的房票安置實施方案就已明確,房票可在全市范圍內購房。不過,各區在實際操作中考慮到便于房源管理、確保房票使用和兌付、尊重被征收人就近安置意愿等因素,已實施的房票安置項目基本是在本區內使用。而隨著房票安置工作不斷深入,房票全市跨區通用再次得到推進。
今年以來,在消化存量房的行業大背景下,落地房票安置政策的城市數量明顯增加。據相關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超50地推出房票安置政策,并配套了一些優惠措施來鼓勵該種安置方式。
業內認為,房票政策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其作為特殊的貨幣化安置方式,相較于直接貨幣補償,更有助于鎖定購房需求在本地釋放,同時可使用“房票”的項目受當地政府限制,整體對市場銷售可以產生一定積極帶動。
核心一二線城市正加入“房票”隊伍
實際上,房票安置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一輪棚改時就有一些地方推行過房票安置,但基本就是一些小城市,對市場影響較小。
不過自從去年以來,推行房票安置的城市越來越多,尤其是隨著年初廣州的加入,房票安置政策的推行有蔓延至核心一二線城市的趨勢。
據中房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個核心一二線城市推行或落地了房票安置的相關政策。
今年1月5日,廣州市荔灣區土地開發中心在石圍塘征拆現場發出全市第一張房票。隨著房票安置政策的正式啟動,廣州成為了首個推行房票安置的一線城市。
上海則緊隨其后。8月12日,上海首張房票落地金山,這也是今年6月《金山區房票安置實施辦法(試行)》出臺后上海市發放并使用的首張房票。
北京市通州區住建委也于7月初發布關于對《北京市通州區房票安置實施方案(試行)》征求意見的通知,對房票的使用和管理做出相關規定。
而近期,廣州再次對房票全市跨區通用進行了強調和推廣。與此同時,上述重點城市的房票在使用范圍、權限上更加寬松。
如沈陽表示,房票可以在房源超市購買全市范圍內新建商品房(包括住宅、公寓、商業網點、車庫等)。寧波、廈門也提到,房票可以在規定范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宅(含車庫、車位)、二手住宅(含車庫、車位)或是商業、公寓、廠房、辦公用房等。
而蕪湖、青島則提到,房票可通過轉讓或贈與方式進行流通。
此外,為鼓勵房票安置,多地對房票的使用期限設立了不同的獎勵或是補貼機制。如溫州市表示,出票之日起6個月內購房的,給予15%(含)以內獎勵;出票之日起12個月內購房的,給予10%(含)以內獎勵;出票之日起24個月內購房的,給予8%(含)以內獎勵;出票之日起24個月后購房的,給予5%(含)以內獎勵。
哈爾濱亦提到,三個月內使用的,給予房票使用金額5%的獎勵;四到六個月內使用的,給予房票使用金額3%的獎勵;超出六個月使用的,不予獎勵。
實施效果仍需進一步觀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房票能夠匯集、鎖定住房需求,從而提振住房消費。隨著消化存量房產工作的持續推進,房票形式或還具有拓展空間,如與其他消化存量的政策相結合,從而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聘導師柏文喜認為,盡管房票安置政策在去庫存和提振房地產市場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其實施效果和可持續性仍需進一步觀察。市場預期、被征收人的參與度以及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都是影響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時,房票政策的實施也需要考慮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避免造成新的市場不平衡。
《丁祖昱評樓市》中指出,本輪房票安置政策實施有一個大背景,即城中村改造。今年1月,央行重啟PSL,新一輪PSL+城中村改造模式下,一定程度上能為當前低迷的樓市起到托底作用。不過,重點城市房票安置政策能產生多大效果,仍要取決于城中村改造范圍及實際落地情況,以及后續PSL的持續投放量。
據CRIC測算,假設拆建比為2,改造周期為7年,拆舊比適當放寬至35%,試點擴圍后的35城城中村改造預計帶動銷售4552萬平方米,以2023年全國商品房11.17億平方米銷售面積計算,整體銷售貢獻率為4.1%。即便在城中村改造試點擴圍并且拆舊比放寬的情形下,城中村改造對住宅銷售的拉動均不到10%。而在棚改貨幣化安置高峰期間,2017年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大約實現去庫存3.1億平方米,占當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比重達到21.5%。城中村改造銷售拉動難及棚改,房票安置的拉動作用或也有限。
不過,《丁祖昱評樓市》表示,也要看到相關政策積極的一面。本輪房票安置的城市能級較棚改時期提高,且覆蓋范圍也比較廣,基于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新形勢,未來也會發揮一些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