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從今天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這是繼7月后,時隔不到3個月商業大行再度下調存款利率,也是今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第二次下調、自2022年9月以來商業大行第六次主動下調。
具體來看,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下調了人民幣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0.1%;定期三個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別為0.8%、1%、1.1%、1.2%、1.5%和1.55%;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也同步下調25基點至0.45%。
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降低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調降至1.5%,同時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的穩定。
隨后,降存量房貸利率、降息空間打開,政策逐步落地。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預計大部分存量房貸將在10月25日批量下調完成,大家在10月26日就可以通過貸款銀行的指定渠道查看調整結果,部分中小銀行調整時間會稍晚,總體會在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
實際上,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還表示,受銀行存款向資管產品分流的速度、銀行凈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響,存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還面臨一定約束。
政策改變的速度加快,主要來自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判斷和部署。這次會議召開的時點超預期提前,凸顯了政策“緊迫感”。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會議提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對房地產的表述內容則釋放出極強的政策寬松信號。會議首次明確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對房地產市場行情作出“止跌回穩”的明確指示,顯示出國家穩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會議從供需兩方面明確政策方向。其中,在需求端明確提出,“要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在供給端明確提出,“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土地”。會議還提出,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支持經濟增長,銀行的資產端利率就得作出配合,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之后,銀行此次對存款利率(負債端)下調,也是為了保持合適的凈息差。預計在資本寬松的環境下,未來一些銀行的房貸政策可能會出現全面寬松,房貸利率或進入“2字頭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