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倪虹:著力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高質量實施好城市更新行動

2024-09-30 | 中國房地產網 | 于帥卿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已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能夠有效釋放投資和消費潛能,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在開幕式上指出。

  9月27日,以“共續文脈、共享美好”為主題的第三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暨第二屆北京城市更新周在鐘鼓樓文化廣場開幕。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出席活動并致辭。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秦海翔,北京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談緒祥參加活動。

  倪虹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著力補齊制約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高質量實施好城市更新行動。在理念上,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尊重科學、尊重規律、尊重實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扎扎實實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在機制上,創新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先體檢、后更新”,金融、財稅、土地等政策相協同的城市更新機制。在行動上,以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重點抓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老舊街區更新改造、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工程。

  近年來,北京市扎實推動城市更新立法,統籌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有機更新,創新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更新模式,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營造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更新良好氛圍,開展了一系列特點鮮明、卓有成效的城市更新項目實踐。

  根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方面披露,2021~2023年,北京市屬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986個小區,完工565個小區;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2924部,完工1707部;央產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破題,中央和國家機關本級項目已近收尾,央企第一批70個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危舊樓房改建項目已完成73萬平方米,危舊樓拆除重建試點項目逐漸在各區推開。

  倪虹指出,希望北京市立足實際,更進一步在為民增福祉上創造新經驗,在為城添活力上作出新探索,在更新可持續上打造新樣板,建立健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努力書寫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樹立城市更新樣板

  此次開幕活動現場對第三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獲選項目進行了表彰。據悉,該評選活動自今年3月啟動項目公開征集,經過公眾投票、專家評選等環節最終14個最佳實踐和24個優秀項目從206個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

  從38個獲選項目分布上來看,北京市城六區約占63%,其中朝陽區最多,有6個;西城區其次,有5個;東城區和豐臺區較去年表現突出且均有2個“最佳實踐”項目入選。城六區外,昌平區有2個“最佳實踐”項目入選;通州區、房山區、懷柔區和經開區各有1個“最佳實踐”項目入選。

  入選“最佳實踐”項目中,有圓了百姓的安居夢、亮了古都金名片的鐘鼓樓片區保護更新,有規劃引領、街區共治的方莊街道大型居住區域綜合性更新,有特別關注服務“老老人”“小小孩”的補短板項目、為“小小孩”創造美好明天的北科嬰幼學苑,還有空間重構、樞紐激活的北京站及周邊地區一體化提升,有見證京津冀十年奮進的新地標豐臺區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等涵蓋各個類型的城市更新項目。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評選的“最佳實踐”中特別推薦了3個以街區為單元、以基層街道或區為主體推動的綜合性更新項目。例如,豐臺區方莊街道圍繞大型居住社區補短板實施綜合更新,同步編制街道級更新專項規劃和街區控規。在此基礎上,動態儲備40余個更新項目并有序推進實施;海淀區西三旗街道新都片區聚焦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的新需求,系統推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改造,逐步從“建材城”向“科學城”轉變提升;經開區則圍繞地鐵萬源街站點周邊精細化規劃設計,實施政務樓宇改造、公共空間更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園區轉型,提升產城融合發展水平。

  入選“優秀項目”中,有樺皮廠胡同8號樓危舊樓改造項目、北京·祿米倉新視聽產業園項目、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項目等城市更新項目。其中,西城區樺皮廠8號樓危舊樓改建項目首次試點獨立產權成套危樓改造,提出“產權主體不變、實施主體代建”和“一戶一首次”的產權登記制度創新路徑;海淀區交大東路58號院項目,實現全市首個由整小區全居民出資進行危舊樓改建的實施模式。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城市更新處處長董良介紹,針對危舊樓改建增加規模作為共有產權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出臺文件,明確危舊樓房改造項目在適度改善原有居民居住條件的基礎上,具備條件的還可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適當增加建筑規模,用于建設配套設施、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或共有產權房等,增加的建筑規模由政府在全區建筑規模總量中統籌平衡。

  共謀北京城市更新未來

  目前,北京市已經形成了以條例為統領、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為基礎、各項配套政策為支撐的政策體系,條例配套政策已出臺40項,備受關注的用地功能混合、工業用地先租后讓、五年過渡期實施細則、項目庫管理、統籌主體確定等政策均已明確。還有8項政策正在深入開展試點工作,待評估后將加快出臺。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提出在北京舊城基礎上建設新城,正式拉開了北京城市更新的序幕。發展至今,北京的城市更新經歷了曲折變化中探索城市更新、以城市建設帶動城市更新、用文化內核引領城市更新三個階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全生命周期城市更新制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詳細規劃處(城市更新處)處長原斌在北京城市更新政策發布經驗交流會上表示。

  原斌介紹,近期,在前述工作基礎上,堅持價值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聚焦規劃土地政策為新質生產力提供空間、為民生改善環境提升提供支撐、為消費升級產業轉型提供動力,著力破解各區關注的建筑規模不夠、實施路徑不通、政策供給不足等問題,擬研究出臺城市更新規劃土地政策改革集成文件,探索完善形成各區能實踐、市場能接受、群眾能受益的城市更新政策支持體系。

  另據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何芩介紹,2021年~2024年,全市共有88個居住類城市更新示范項目、127個產業類城市更新示范項目、14個公共空間類城市更新示范項目。通過總結2021年~2024年的城市更新工作,發現在項目類型上類型逐漸豐富,片區化凸顯;政策規劃上,規劃體系、政策工具逐漸完善;運營模式上,國企擔當、社會資本發揮優勢;工作機制上,區級主責、協調機制不斷健全顯著特點。

  下一步,北京的城市更新工作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強化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重點作好規劃和土地方面的政策創新,細化落地建設用地功能混合、國有建設用地過渡期、土地提前續期、土地價款繳納等措施,用好用管用的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

  二是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加強項目庫管理,常態申報、動態調整、滾動實施。推動城市更新項目審批流程再造,研究設計政策審批服務進度表,直觀展示審批流程各環節進度、所用時間以及審批流程“卡”在哪個審批部門等情況,按月報市政府。

  三是謀劃一批改革事項和重大項目。提前著手編制“十五五”時期城市更新規劃。聚焦中央政務功能保障、重要民生實事、“五子聯動”以及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和市領導重要指示等重點,謀劃一批站城融合、綠色空間、花園城市、濱水空間、活力街區、現代產業園區等市級重大項目,支持宜居、智慧、韌性城市建設。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 城建·瓏悅城

    城建·瓏悅城

    待更新

  • 善國明城

    善國明城

    待更新

  • 佳匯國際

    佳匯國際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