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上難以樂觀,行動上必須作為。
截至2022年底,我國城鎮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過30年的接近20%,意味著這些房屋將進入設計使用年限的中后期。比例還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40年前后近80%的房屋將進入這個階段。
大量老房子建設標準低、缺乏必要維護,安全隱患巨大,需要相關制度基礎提供保障。8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對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說得很清楚:“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薄疤貏e說一下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可惜的是,很多人沒有認真去閱讀理解。8月24日,“房屋養老金到底誰來交”的話題登上網絡熱搜,眾說紛紜,各種說法和謠言漫天飛。
直到8月2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就社會關注的房屋養老金相關問題進行權威解讀,“個人賬戶就是業主交存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交存按現行規定執行?!薄肮操~戶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的原則,由政府負責建立?!比藗儾艔氐赘忝靼渍叩谋疽?。
實際上,房屋養老金并非是一個新的概念。2022年5月,國辦印發《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其中就提出“完善房屋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研究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等制度”。2023、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
8月2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對房屋養老金相關問題進行解讀時表示,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是進入城市更新時期后,堅持人民至上,努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既有房屋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管基礎,又管長遠。我部在部分城市開展房屋養老金制度試點,目前各有關城市正在積極探索。
對于房屋養老金的資金來源疑慮,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強調,房屋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兩部分組成。個人賬戶就是業主交存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交存按現行規定執行。公共賬戶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的原則,由政府負責建立,從試點城市看,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一點、土地出讓金歸集一些等方式籌集,目的是建立穩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資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額外繳費,不會增加個人負擔。
對于輿論關心的房屋養老金到底用在哪些方面這個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資金共同保障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個人賬戶資金按照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規定,專項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公共賬戶資金主要用于房屋體檢和保險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