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2023年經濟工作和樓市定調備受關注。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也是為隨后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
“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是此次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定位的總體概括。2023年還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邁向“后疫情時代”的過渡之年。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對2023年經濟工作指出了實踐方向。
會議還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雖并未直接提及房地產,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多處內容又均與房地產密切相關。作為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行業和地方財政主要來源,房地產穩則經濟穩,則就業穩,則民生穩。
穩增長:房地產是關鍵點
會議提出,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明年又是一個關鍵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會議提出,2023年,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并強調要“優化疫情防控措施”。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歷次中央高層會議均強調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但此次會議首次加了“更好”二字,意味著曾受疫情重創甚至停擺的經濟運行將盡快回歸正常軌道。
就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在風險區域劃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等十個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
對此,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優化,各方對層層加碼和過度防控的擔憂會逐步緩解,市場預期有望大為改善。從韓國和我國臺灣省等經驗看,在重新開放初始階段,經濟增長可能會有一個季度左右短暫放緩,但度過這一階段后,經濟運行將回歸正常軌道。
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會議還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包括明年在內的未來5年,非常重要、非常艱巨的任務就是促進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因此政策措施要聚焦到影響增長的關鍵點上,當前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點分別是居民消費、房地產和平臺經濟。
他表示,目前房地產行業出現整體性下滑,房地產增加值已連續5個季度負增長。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8%,其他行業很難填補房地產負增長帶來的增長缺口。考慮到我國有3億左右人口處于在城鎮就業居住、但未落戶的流動狀態,居民住宅還是有需求的。
“房地產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既包括購房需求(剛需和改善性需求),也包括3億新市民的住房租賃需求,還包括存量住房居家和社區服務等需求,以及房屋裝飾裝修、設施更新替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水電管氣路更新補缺等。”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在過去各類會議上房地產合理住房消費需求的提及頻率較高,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更強調總基調,預計接下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住房消費需求會有各類新的提法,且一些細分的刺激住房消費的重磅政策也會密集出臺。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此次會議還強調,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當前,房地產行業和企業風險仍未完全出清,保交樓、債務違約、銷售下行,仍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來源。
李宇嘉表示,2023年對于房地產而言最重大的工作就是要防住風險,包括防住不發生重大金融違約的風險,防住不發生大面積無法交樓導致的維穩風險,防住不發生房價明顯下跌導致的踩踏風險(踩踏式掛牌、踩踏式擠兌)等。
“防住這三大風險,房地產工作就算完成了大頭。至于如何實現房地產對于經濟的穩定可等待時間解決,先要防住風險。”李宇嘉說。
雖然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未提及樓市調控內容,但從歷次高層重要會議精神來看,“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這點不會改變。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這是今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房地產方面的具體表述。
7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曾這樣定調房地產: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
“明年,穩住經濟是核心,防住風險是底線。”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置評道,通過財政政策的適度加力與貨幣政策的更加精準,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有利于為明年經濟更加平穩和修復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現階段在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上,我國已形成比較好的處理模式和處理范式,針對隱性債務、房企流動性都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工作舉措。現階段,進一步強調底線思維,也有望推動具體政策措施落地,從防范風險蔓延逐步向控制風險演化、化解風險苗頭的前端轉移。”楊暢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