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間,工農中建交五大行齊發公告,披露今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前三季度信貸投放情況。前三季度五大行發揮支柱作用,加大投融資投放力度,更加精準、高效地支持了實體經濟。這五家商業銀行以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大行今年前三季度共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9.53萬億元。
其中,工商銀行在前三季度為實體經濟新發放5萬億元以上投融資,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金融服務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明顯提升。2022年9月末,該行境內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凈增加2.2萬億元,保持同業領先,同比多增4573億元。
農業銀行表示,該行深入實施“三農”縣域、綠色金融、數字經營三大戰略,持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新增貸款創同期歷史新高。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全力做好糧食安全、農產品穩產保供、鄉村產業、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縣域新增貸款超9000億元。加大對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科創企業、民營企業、普惠小微企業等金融支持,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助力穩住經濟大盤,新增各項貸款2.2萬億元。著力構建多層次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綠色品牌底色增亮。強化民生領域綜合金融服務,有效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中國銀行稱,該行多措并舉全面落實穩經濟大盤要求,持續推進以境內商業銀行為主體、全球化綜合化為兩翼的戰略發展格局,堅持以科技、綠色、普惠、跨境、消費、財富、供應鏈和縣域等“八大金融”重點領域為著力點,豐富服務實體經濟的時代內涵,在促進經濟大盤恢復回穩的同時實現自身健康發展。三季度末,客戶貸款較年初增加1.69萬億元,達17.41萬億元,增長10.78%。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提高信貸審批與投放效率,支持受困主體紓困,三季度末,科技金融授信余額超過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以上,綠色信貸增長約36%,普惠貸款增長約35%,民營企業貸款增長約18%,境內制造業貸款增長約18%。
建設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該行聚焦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信貸投放,靠前、精準發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2年9月末,該行貸款近2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1萬億元,同比多增近5,200億元。資源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余額6.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00億元,有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擬出資300億元設立住房租賃基金,探索租購并舉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交通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中主動擔當作為,加大金融供給,優化信貸結構,深化業務特色,夯實資產質量,推進高質量發展。在今年前9個月的融資總量超過8000億元,致力于通過數字化轉型加快消費貸款產品創新與迭代,滿足個人客戶衣食住行醫等場景需求,截至9月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45.18%。同時,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均較6月末下降,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郵儲銀行在10月10日公告中表示,該行努力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金融“活水”,不斷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前三季度,該行客戶貸款總額超過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過10%,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客戶存款總額超過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過8%。收入、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均實現新進步,收入結構優化,經營效率提升,資產質量繼續保持優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