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內放量占比47%
從環線上看,12月份,北京四環內的供應有所放量,有21個項目即將開盤,占比47%。其中二環內有2個項目,分別是位于西城區的西派國際公寓4號樓和崇文區的國瑞城A區3號樓;二至三環內有8個項目,絕大多數為純新盤供應,包括東外公館、金泰城中庭、優唐等。三至四環的新盤將會有11個,多為老項目后期開盤。
業內認為,由于城區內土地的稀缺性,供應量一直處于緊張狀態,12月四環內項目的集中放量實屬難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長期以來因城區土地供應不足而帶來的巨大需求無處釋放的問題。
四環內樓盤由于良好的區域位置,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房價也居高不下,且入市產品多為高檔公寓,與普通購房者需求和可承受能力存在一定偏差,業內預計12月入市的城區樓盤將有一個較長的市場消化期。同時這種供應量的增加和市場消化的過程也有望使京城高速上漲的房價得到緩和的機會。
中大恒基不動產營銷總經理趙晨明指出,普通購房人的“跟漲”能力有限,導致短期內購買力下降;同時央行在今年年內5次加息也使購房者的購買欲望大打折扣,這使得房價“空漲”現象越來越明顯,而這種狀況將一直持續影響明年的京城樓市。
中小戶型供應量充足
12月北京中小戶型的供應量繼續保持11月份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12月份將有16個小戶型項目入市,占比36%。16個小戶型項目中有9個純新盤供應,包括西海2008、城南大道、螞蟻工房、禧福匯國際社區、文成建筑、美利山、伯朗峰、金地名京和東外公館。大部分位于四至五環間。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小戶型供應量一直持續升溫,市場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消化能力,很多小戶型樓盤開盤不到一個月時間即售罄。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中小戶型主要以其首付低、月供少的特點,滿足了一大批事業剛剛起步的白領人士的住房需求,他們的購買力也能承受。另一方面,中小戶型由于總價低、出手快,而且產品相對緊俏,因此,可以用相對低的投入獲得相對高的投資回報率。符合很多投資購房者的預期。
不過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孟奇則指出,中小戶型的投資也存在風險,政府的宏觀調控正在不斷打壓投資性需求,而物業稅的開征也將增加持有成本。尤其是對那些利用貸款來購買的購房者來說,利息的不斷增加也將增加持有成本,投資利潤空間將會被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