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房管局組織召開了上善·璽園項目專題觀摩會,也是對該工程項目進行一次后評價現場觀摩。局領導劉子舜、傅龍、邱教平、邵杰、楊修梅、彭立東、孫士偉,以及各開發、建安單位班子成員,負責工程技術的副經理、科長共60余人參加活動。
在現場觀摩中,大家分成兩個業務小組,分別查看了上善·璽園15#、17#樓的屋面工程、外墻鑲貼、公共部位鑲貼、管道井、落水管、電梯安裝介紹、中空窗戶、戶型等情況,以及其他幾個樓棟的地面、墻面、同層排水工程,以及小區道路鋪設、園林景觀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情況。隨后,綜合開發公司和建安單位的負責同志,分別對工程整體情況、推薦的匠人、施工亮點、優秀做法進行了專題匯報。
最后,劉子舜局長在充分肯定項目成績的同時,也指出該項目存在整個小區的標識性不強、不統一、藝術美感差,缺“善”的文化主題靈魂,創魯班獎工程的過程中不全面、不徹底、不主動,人車未實現分流,對精裝隊伍尤其是業主的精裝隊伍缺乏有效管理,智慧社區建設仍需繼續提升等問題,能整改的抓緊時間進行整改,不能整改的,其他項目要進行推進和落實。參戰的各單位要做好質量上、組織上、進度上、安全上、效益上、踐行工匠精神上的后評價工作。
對于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劉子舜同志提出六點要求:一是美好生活,關鍵是做。要正確領會十九大提出的內在要求,真正理解“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成為人民的榮耀,讓社區成為城市的榮耀。讓品味、格調融入社區建設中去,為城市品質提升、為行業發展、為美好生活做出貢獻。引領整個行業向前發展,這需要有遠見、有卓識、有眼界、有追求。要有對質的追求,對藝術的追求,對美的追求、對高雅格調的追求。通過智慧謀劃整合好的資源,來創造一個更好的社區,更好的城市,用更好的品質去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是繼續堅持魯班獎標準,全面地、深入地、積極主動地去作為。十九大提出“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學習我們“本來”的傳統的東西,學習吸收“外來”的先進工藝,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學習歐洲藝術家精神,要使新一輪項目的建設要達到國內一流標準;要不斷更新規劃設計理念,擴大視野,對接國內外一流大師,讓社區更便捷、更美麗、更健康;要不斷對接國內一流的項目管理人才、項目經理、項目班組、工藝傳人、對接一流的部品加工企業,門窗要加快和德國標準對接;要不斷培養單位管理人才、本土工匠。率先推出“匠人成長”計劃,出臺各種獎勵政策、學習政策、優惠政策來鼓勵表現好的匠人,打造新時期高水平的匠人隊伍,出名師,造名居,傳名作,建名城。三是加快生態住宅的建設。建設綠色工地、綠色家庭、綠色建筑、綠色社區。在設計、建設、運營中注重節能、節水、節電降耗,加強建設施工過程中固體、液體、氣體等有害垃圾和無害可回收垃圾的控制,做到降塵降噪,讓“安全、文明、綠色、美麗、智慧”工地建設盡快落地、扎根、開花結果。全力推進精裝修,建設單位要從規劃設計階段研究精裝,施工階段精心組織精裝,加強部品調研、采購的控制、生態環保、垃圾減量、整合全國一流施工班組,打造一流施工裝修企業;全力推進健康住宅,在聲環境上、水環境上、熱環境上、氣環境上、光環境上、空間環境上逐步開展起來,逐步落地;全力推進智慧工地、智慧社區建設,推進BIM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應用。
四是建設美麗社區。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我們要在能力范圍內把我們的城市建設成最美麗城市,我們設計的城市街道、廣場、公園、社區和人生活相連、視覺所及的地方都建成美的典范。在城市風貌、社區風貌、建筑風格、精裝、園林、各類部品、導標識、物業配套等都要統一到大的美的系統中來,不要破壞美的統一。在園林上我們要大膽對接國內一流園林企業,要有勇氣、有膽量、有擔當建設縣域一流園林社區,建設全省一流園林社區。五是認真學習新形勢下的新要求。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美麗中國、生態文明、文化自信、智慧城市、綠色發展等新理念、新知識,擴大認知領域,使思想、行為、成果始終與時代同步,始終走在區域前列。六是不斷創新,加強“兩微”建設工作的推進,讓每個人都成為當前的改進者、提升者、創新者,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從而幸福自己、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