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董藩:建議采取超常規措施,加快提振樓市信心

2024-12-27 | 中國房地產報 | 康為 劉洋

      房地產市場積極變化增多。繼10月份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后,11月份房地產市場交易更趨活躍,市場預期改善,繼續向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

  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強調“穩住樓市”,并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將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新的一年,房地產市場將如何更好發展?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董藩教授表示,中央層面的明確態度,將鼓勵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放下顧慮,大膽采取行動,共同推動市場復蘇。

  購房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中國房地產報:您對2024年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有什么觀察和發現?

  董藩: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3634億元,同比下降10.4%,呈持續下滑的趨勢;同期,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8611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3%,新建商品房銷售額85125億元下降19.2%。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18.0%。個人按揭貸款13911億元,下降30.4%。11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2.62。實際上,行業內從業人員所感受到的市場壓力遠比統計數據展現的更為嚴峻。

  從市場來看,分化現象仍在加劇,不同城市和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均面臨不同情況和困境。一線城市的情況相對較好,但部分區域成交量和價格也出現了約30%的下滑;二線城市的情況較一線城市更為嚴峻,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的需求則還在持續萎縮。

  同時,開發商的困境尚未得到解決,主要問題在于資金端。市場交易的縮量導致開發商投入的資金難以回收,融資途徑也受到限制,整體狀況改善不夠大。因此,從開發商的角度出發,市場須增加成交量,促進市場有效恢復,以便開發投資能夠逐步回籠資金,特別是企業效益得以轉變,這樣銀行也才會愿意提供融資,形成市場良性循環。

  此外,房地產消費與投資是相互聯動的。如果房地產市場交易無法回暖,對裝飾裝修、建材等上下游產業的拉動作用將極為有限,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有效恢復和新就業崗位的創造。

  面對這些挑戰,國家適時出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和社會預期。自10月份起,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積極變化,成交量和價格均展現出正面趨勢。這一切充分證明,中央政治局的決策既及時又必要,準確地把握并適時調整了房地產市場的當前形勢。

  中國房地產報:2024年以來,為解決房地產行業發展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積極政策,涉及“白名單”“收儲”、調整限購限售政策、利率調整等,如何看待這些政策及市場效果?

  董藩: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穩住樓市”,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先前政策的成效尚未完全達到預期。面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房地產市場相對而言仍處于不景氣的狀態。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看到之前的政策努力。

  前期的政策是基于對市場規律的尊重,取消了一系列行政干預措施。這些舉措,一方面促進了市場交易的回暖,象征著對市場自由交易秩序和內在規律的進一步尊重,減輕了市場的束縛。另一方面,若非這些政策的調整和對市場的適度放寬,當前的交易狀況可能會更加不樂觀。

  政策的針對性和市場修復都需要時間來顯現,盡管推出了一系列寬松措施,如降準、優化限購政策,但長期以來的限制性政策使得市場交易恢復非一日之功,尤其是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使得購房者的信心和購買力尚未完全恢復。

  此外,政策目標的多重性使得效果不盡如人意,我們既期望市場復蘇,又擔心房價反彈,這種矛盾可能導致調控目標難以有效實現。房地產購置作為一種投資行為,投資者期望資產能夠實現保值增值。如果我們無法滿足這一預期,公眾的信心將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是否應該聚焦于主要目標,如市場修復和消費擴大,而非過分擔憂價格上升。

  有效解決開發商融資壓力

  中國房地產報:從目前來看,房地產行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是什么?

  董藩:近期,房地產業遭遇的困境包括市場需求萎縮、交易量下滑,開發商財務危機、部分項目停工。這些現象雖是市場表現,但其背后隱藏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首先,看跌的預期已成為市場恢復的巨大障礙,市場交易的有效進行依賴于市場主體看法的多樣性。當前,一些看跌情緒導致交易信心不足,為扭轉這一局面,必須有超常規措施來改變市場參與者認知,促使大眾重新認識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潛力,長期看,房產仍然是保值、增值的投資產品。

  其次,傳統的“快周轉”房地產開發模式在市場中退潮,而新的模式尚未形成。房地產轉型問題成為行業內的熱議話題。我們需要探討是否應該完全摒棄舊模式,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加強規范和科學管理,比如預售制度是否取消。此外,房地產融資渠道的斷裂,導致施工企業和建材企業不敢像之前再墊資或賒賬,這對行業發展構成了嚴重挑戰。開發資金不足問題如何解決,這是一個關系重大的問題。

  再次,商業地產面臨的困境更為嚴峻,受到技術革命的沖擊,如電子商務和居家辦公的興起,以及未來元宇宙的可能影響,如何調整相關政策,促進商業地產市場的恢復,成為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最后,政府正在推進保交房的復工和交房,但在此過程中,如何保證建筑質量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追求交房速度的同時,不能忽視質量和安全。

  中國房地產報: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強調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并著重提出要穩住樓市股市,實現樓市的穩定,您有什么建議?

  董藩:面對當前經濟形勢,政府提出采取超常規手段,這對穩住房地產市場、振興經濟,具有深遠的意義。我有四點建議:

  建議一:國家層面要明確發出強有力信號,房地產還具有經濟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和先導產業的地位。相較于2008年實施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2024年我們面臨的是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更為深遠和不利的影響。

  當前,購房需求還疲軟,房價持續下滑,這不僅造成了房地產企業經營困難,還加劇了債務壓力,進一步擠壓了企業盈利空間,投資活動也因此受到抑制。這種惡性循環使得不少房地產企業面臨嚴峻的經營挑戰。

  盡管提出了“穩樓市”,但要考慮目前工作力度是不是足以應對當前形勢,建議全力激發房地產市場投資和交易活力,以更準確地傳達政策意圖,超常規打破當前還存在的看跌預期,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鼓勵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放下顧慮,大膽采取行動,共同推動市場的復蘇。

  建議二:建議中央有關部門明確宣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縮減建設用地供應,這將有助于減少一手房的市場供應,對恢復市場信心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供應量的減少,若需求量有所回升,房價的穩定性將得到提升,這一點非常必要。我們必須結合去庫存的情況來確定未來的土地供應策略,不能在市場存量還在增加的情況下,繼續增加土地供應。如果這項政策能夠明確公布,將對市場未來的預期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建議三:取消一線城市的購房限制,這對于穩固房地產市場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三四線城市的交易恢復力度不足,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一線市場的穩定,以此提振民眾的信心。一線市場的回暖將逐步帶動二線城市市場信心的恢復,并進一步促進三線城市的逐步復蘇。這一連鎖反應并非逆向發生,而是自一線城市起,逐級向下滲透。因此,取消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甚至允許房價適度上升,是勢在必行的。同時,我們還需確保住房保障措施的落實,以保障市場的長期穩定。只有一線城市市場得以恢復,整個房地產市場才能穩固發展。

  建議四:提議延長住房貸款期限,住房貸款期限從30年延長至40年,以降低借款人月供支出。該政策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和借款人意愿,采取市場化、自愿化原則,賦予借款人更大的選擇權,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決定貸款期限。雖增加總利息,但減輕短期財務壓力,退休后還款更輕松,得益于退休金和遞減貸款余額。此外,借款人經濟改善可提前還款,銀行可通過繼承或房產拍賣回收貸款。同時,也探索針對年輕人支持還款模式,如初期僅還息或必要時給予一兩年寬期限;并特別為受疫情影響借款人提供支持,逾期不記入信用報告,減輕其負擔,符合合同法相關規定。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 城建·瓏悅城

    城建·瓏悅城

    待更新

  • 善國明城

    善國明城

    待更新

  • 佳匯國際

    佳匯國際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